关于公开征集《南京市江宁区璟玥湖景区规划设计》编制单位的公告南京市江宁区规划局与谷里街道将于近日组织开展“南京市江宁区璟玥湖景区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该规划项目的编制单位将通过网上公开征集的方式确定,请有意参加该规划编制的国内具有风景园林设计甲级或城市规划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境外具有类似项目经验的知名设计机构,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将征集报名表(见附件二)于2014年2月28日17:00之前提交我局。时间进度安排:?2014年2月21日网上公告?2014年2月21日-2014年2月28日设计单位提交项目计划书及征集报名表?2014年2月28日-2014年3月7日评选确定最终设计单位,商谈并签订合同我局将依据提交的报名材料进行认真比选,综合考虑技术、人员、计划、经费等方面因素,公平公正地确定编制单位。附件一:《江宁区璟玥湖景区规划设计》任务书附件二:设计单位征集报名表联系人:陈菲联系电话:025-52126808(办)传真:025-52126811联系手机:**********电子邮箱:jnghj_byzx@联系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2999号江宁区规划局编研中心邮政编码:211100南京市江宁区规划局2014年2月17日附件一:《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璟玥湖景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项目背景璟玥湖景区位于江宁西部美丽乡村的核心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年保护未被开发的动植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资源,都是景区发展的财富。璟玥湖(也称谷里水库)属于景观游憩型水资源,水资源现状环境优美。通过制定完整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对该类型水资源采取水景观营造行动,提升水景观风貌,丰富水旅游项目,构建水景观体系,将景区与江宁美丽乡村西部示范区形成空间、内容上的补充,建成一个主要为本地及周边市民服务的集生态、休闲、养生、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景区。利用该类水资源的优美环境,使之具备旅游、度假功能,实现经济收入与生态环境的双重获利。二、规划范围1、基地位于江宁区谷里街道,北起正方大道,南至城市三环,西起板霞路,东至联二线,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具体范围详见附图)。2、扩大规划的研究范围加强基地与周边区域的关联与互动,从生态、交通、历史人文资源、景观体系、旅游路线等方面把璟玥湖景区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包括谷里新市镇、美丽乡村西部示范区、甚至可上升到市域的范围。为周边环境创造一个生态休闲的节点地区。三、规划指导思想和要求1、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2、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3、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4、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5、规划与与现有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四、规划内容重点1、把握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思原则。景区的景观环境是自然的环境,要求规划建设的景观是自然的景观,即使是人工景观也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秉持“自然、朴实、野趣”的基本构思原则。整个景区展现自然的状态,人工建设的部分也要体现自然,与自然协调。植物种植、园路的铺装也应以自然式为主,尽量抹去人工痕迹。娱乐设施应避免安装大型设备,少用钢架、机械类设备,可以结合地形环境布置一些趣味性项目,以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影响景观。朴实,主要体现景观的外观特征。合理规划设计园林建筑等人工构筑物,使其不至于太显眼,退居配角位置,以体现自然景观的质朴美,同时突出天然野趣的主角景观。根据游人追寻自然野趣的心理需求处理各类景观,营造地方景区特色景观。2、明确璟玥湖景区定位。璟玥湖景区的定位,包括景区的性质定位、风格定位以及在区域中的功能定位。以地方特色,营造富有活力的生态休闲游览地区。加强景区内产业研究,丰富产业类型,包括餐饮产业、公共活动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提出景区运营的科学管理和建设的建议。根据城乡总体规划、美丽乡村示范性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借鉴国内外著名景区成功案例规划、开发、运行管理模式等经验,结合璟玥湖景区水资源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外部条件优越的实际情况,分析规划区未来发展的趋向,以保护璟玥湖景区内的生态用地为目标,以山、水自然景观为特色,策划项目,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为地区的发展提供动力。3、开展项目策划。结合璟玥湖景区的优质自
关于公开征集《南京市江宁区璟玥湖景区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