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品德教育目标的思考
摘要:为了避免幼儿园德育无据可依,本文对幼儿园德育目标的制定进行了研究,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宏观出发,分析制定出幼儿园各年龄
关于幼儿园品德教育目标的思考
摘要:为了避免幼儿园德育无据可依,本文对幼儿园德育目标的制定进行了研究,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宏观出发,分析制定出幼儿园各年龄段的德育目标体系。
关键词:德育;目标
人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因此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就要遵循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泯灭幼儿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幼儿的人性特征与生俱来就各有差异,没有人能预料到他们将来会发展成为怎样的人,所以说幼儿是一个未知的人,是一个不确定的人。幼儿在各方面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天生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心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会使得幼儿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因此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幼儿德育教育比较盲目、随意性
,当幼儿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的时候,幼儿教师就成为了继幼儿父母之后的对幼儿影响最重要的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一般以自身的品德准则为标准,每个老师自身的修为不同,直接影响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每个家庭和每一个家长的标准都不一样,孩子受家长的影响,良好的品德行为发展受到制约。
,出现各种不同层次,有的孩子还没有达到自己年龄段该有的水平。
二、幼儿园德育目标制定的必要性
,为家长和教师育儿指明方向,避免教育的随意行和盲目性。
。
三、制定统一德育评价标准方向
、个人两个层面出发,宏观指出了德育的方向,即把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并能自我认同的人。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德育教育目标,使孩子的德育发展适宜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年龄循序渐进,逻辑向上。
,让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能从平常的活动出发,简单易操作。
其中三级目标为
合理的物质需求:(3-4岁);(2-3岁);(5-6岁)
成就需求:(3-4岁);(5-6岁)
良好的兴趣品质:建立有益的兴趣,并能坚持(3-4岁)
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2-3岁);(3-4岁);(3-4岁);(5-6岁);(5-6岁);(5-6岁)
树立正确的道德感:(5-6岁);、人民、爱社会(5-6岁);(3-4岁);(3-4岁);(3-4岁)
建立美感:(3-4岁);(3-4岁);(5-6岁)
建立理智感:(2-3岁);(3-4岁);(5-6岁);(5-6
关于幼儿园品德教育目标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