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潘华立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
(一)案例一:《千克的认识》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老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无关的答复,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离题万里。虽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的。
(精品文档请下载)
3、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阔小学数学老师所承受,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施行。因为问题可使学消费生困惑,进而产生不满足感。所以说,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一些老师仅仅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前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但结果却事和愿违。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效劳,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的的顺利达成,《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考虑》中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那么:一定的新颖性,灵敏的技巧性,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障碍性。(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提出问题的教学案例:
(一)案例一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老师演示“小狗和小熊推车比赛”图,让学生猜一猜,谁的车子让人感到舒适?
生1:当然是小狗的,因为它的推车轮子是圆的。
生2:小熊的推车的轮子是方的,人坐上去会觉得很颠簸,不舒适。
产生问题: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圆形到底具备了哪些特征?
(二)案例二
师:老师这件衣服漂亮吗?
生(齐说):漂亮!
师:对于这件衣服,你想说什么?
生1:老师,你这件衣服是哪儿买的?
生2: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
生3:这件衣服是哪儿消费的?什么牌子?
(三)反思:
1、在案例A中,以“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圆形到底具备了哪些特征?”来要求学生进一步考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可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不仅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还激发了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的积极性。(精品文档请下载)
2、案例二老师浮浅的问题,使学生不用考虑脱口而出就能答复,不能引起学生们积极考虑。这样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虽然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3、我们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要以“问题"为打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并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思维广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解决问题中的案例:分桃子—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三年级上册)
(一)案例A:
1、呈现例题:计算48÷4
2、老师提问:这个问题假设要你用笔算,你会怎样算?
3、学生自主活动。(几分钟后,还没有学生找到根本方法)
4、老师并没有介入,而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几分钟后,还没有学生找到根本方法)
5、老师不得不自己讲授根本的计算方法.
(二)案例B:
1、呈现例题:计算48÷4
2、学生自主活动: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并交流结果
3、结合直观操作的过程及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口算.
4、结合口算过程,老师讲授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认识分数的教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syhqk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