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作者: 摘要 为了明确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小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作者: 摘要 为了明确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5 d施药,隔7 d再用药1次,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病效果最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顯,可在水稻稻曲病防治中与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交替使用。
关键词 杀菌剂;稻曲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10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稻曲病是在水稻孕穗期至抽穗之前感染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于20世纪末在印度首次被报道[1]。稻曲病菌能阻拦营养用于自身的生长和稻曲球的形成,从而影响谷粒营养运输和正常发育,导致空秕率上升,千粒重下降,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20%~30%[2]。同时,稻曲病菌能够产生多种毒素,病穗上脱落的稻曲球与谷粒混杂,不仅降低了稻米品质,而且易威胁人畜健康[3-4]。近年来,稻曲病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明确金湖县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几种主要杀菌剂防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推广高效安全药剂品种,笔者于2019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在金湖县塔集镇陆河村进行,试验地前茬小麦,土壤为黏土,,肥力中等。供试水稻品种为淮稻5号(粳稻),长势均衡一致。
试验材料
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产品;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产品;30%苯甲·丙环唑乳油,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产品;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600 mL/hm2(制剂用量,下同)(A)、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B)、30%苯甲·丙环唑乳油450 mL/hm2(C)、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900 g/hm2(D)、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E),以清水作对照(CK)。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计24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
施药方法
试验期间,8月20日(水稻破口前5 d)第1次
不同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药效试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