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清单
(一)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语文知识清单
(一)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弓1'°'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T楚辞T汉赋T汉乐府T魏晋南北朝民歌T建安诗歌T陶诗等文人五言'诗T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绝句分五吉■绝句(五绝)、七吉■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曲,乂称为词余、乐府。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乂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乂名套曲3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律诗绝句(乂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乐府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题目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三、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活新
古代诗歌常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