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石马中心小学 卢昌燕
内容”.
3、说说给和拿是什么意思.
4、文中谁给了谁什么?
三、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1、儿子是如何给予的,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句子读一读。儿子的给予容易吗?请抓住重点词语来谈谈体会。
2、出示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联络实际理解:镢头
(2)回忆父母种菜的经过,感悟“儿子"的辛劳。
(3)抓住重点词语(只有、还没有、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指导朗读。
3、只有十岁的儿子,人还没有镢头那么高呢?出示:假期里,儿子千里迢迢从苏联来到意大利,一下车,他顾不上休息( )。他是怎么想的呢?
4、出示导语,想象说话。
5、继续练习想象说话,出示: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假期很快就要过去了,他辞别爸爸,要和妈妈一起回苏联去了,此时,他看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 )地笑了,他仿佛看到了( )。
6、是呀,儿子虽然很累,但他心里充满了快乐,所以说,给予是一种( )。出示,学生填空。
7、给予是一种快乐,那对于得到者来说,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出示姹紫嫣红的花卉组图,学生欣赏感受美。
得到是一种( ),请同学读课文第四、五小节,完成填空.
8、谁感到幸福了?
9、从哪儿可以看出高尔基沉浸在幸福之中?高尔基满心的欢喜一时都说不出来了,你能替他来说说吗?
10、想象说话
过渡;除了高尔基,还有谁也会感到幸福的?说说理由.
11、师:儿子的鲜花不仅仅留给了父亲,还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得到的幸福。齐读汪国真的名言: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
四、领悟高尔基的信:
1、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思绪万千,,指名读一读.
2、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文中有两处提到了“美妙的东西”,分别把这两句话找出来,读一读,想想这两个美妙的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1)指名读第一处,指的是鲜花.
(2)指名读第二处,自由交流,写写自己的感受,指名说说。
3、师:是的,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对别人的抚慰鼓励,甚至是一个小小的问候,一个甜甜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妙的东西,当你把这些东西给予别人时,自己就会觉得非常愉快.
你有过给和拿的经历吗?仔细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4、齐读信的内容,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当别人得到幸福时,你就会觉得更快乐,这一切都说明了:“给”永远比“拿”愉快。.
6、此时此刻,大家一定明白了许多,对给和拿,对索取和奉献,肯定有了更深化的认识,用一句简练的语言,把它写在你的课题旁。(配乐《爱的奉献》)
7、指名读自己写的话.
8、总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呀,给予别人是一种快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妙的人间,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多多的给予别人,做一个多给少拿的人.
9、音乐响起,齐读信的内容。
四、课外延伸
小练笔:请你替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把心目中的想法传达给远方的爸爸。
高尔基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