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统计整理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统计整理的具体步骤,以及统计数列的各种形式,为统计分析奠定基础。
难点:统计表的设计与运用。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
一、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调查取得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为统计分析提供系统化和条理化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称为统计资料的整理,简称统计整理。
对已经整理过的统计资料(即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也属于统计整理工作的范围。
重要性
一是因为统计调查取得的大量原始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单位个体特征,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属于反映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感性材料。
二是因为搜集的原始资料即使是十分丰富、正确和详尽的,如果不按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或者整理不当,可能使丰富的材料失去其价值,也不可能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由此可见,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一)制定统计整理纲要:
1、选择分组标志,即选择分组的标准或依据。
2、确定用那些指标来说明总体及其分组的特征。
3、决定用何种汇总方式。
4、需编制那些统计图表。
5、规定所需数字的精确程度、计量单位。
(二)对资料进行审核:主要审核资料是否准确、及时和完整
(三)对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础。
2、统计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
3、编制统计表:是统计整理的有效表现形式。
第二节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选定的变异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或组别,使组与组之间具有差别性,而同一组内的单位保持相对的同质性。
统计分组的作用
(一)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亦称类型分组
(二)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亦称结构分组
(三)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亦称分析分组
1952年
1965年
1975年
1980年
1990年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二、统计分组的方法
(一)分组标志的选择。
分组标志就是划分总体单位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根据。
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第一,根据统计研究的具体任务和目的,选择统计分组标志。
国际上确定人口发展类型的标准(%)
0-14岁
15-49岁
50岁以上
第二,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中选择具有本质性的重要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地主、富农 8% 占有土地 80%
中农、贫农、雇农 81% 占有土地 20%
精品PPT课件----第三章 统计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