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方音特征变化标准
1方音特点变化的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收集方音资料和实地调查,整理出XX市三十八类方音特征,并设计出体现这些方音特点的字、词、句的取样样本。调查分析发现各类方音的变化不是
司法鉴定方音特征变化标准
1方音特点变化的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收集方音资料和实地调查,整理出XX市三十八类方音特征,并设计出体现这些方音特点的字、词、句的取样样本。调查分析发现各类方音的变化不是同步的,从上图中也可看出,有的方音特征向普通话靠拢的百分比高,有的向普通话靠拢的百分比低。另外,可以看出语言环境越正式,方音变化越明显———在朗读语境中,采集语音的对象各类方音特点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百分比均高于对话语境,说明人们在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语音多,使用方音少,交流语境越正式,方音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百分比越高。这也充分印证了美国语言学家wX8226;labov关于讲话人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言语注意程度不同的理论,语言环境越正式,言语注意力越强,语言表达越标准,方音变化越明显。反之,方音越稳定,变化越小。
2方音特点变化的原因分析
按照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来自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取决于内部自身的演变,是原发性的音变,是纵向的、历时的,即方音变化遵循发音机制的省力原则。但这不能诠释方音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变化现象,例如:沈阳方音中将韵母读作(例字“粽”)、介音[u]脱落等方音特点较之普通话发音更省力更方便。可见,某些方音特点向普通话靠拢的变化趋势是与发音机制的省力原则相违背的。由此看来,方音特点的变化并不完全是语言系统内部发音机制所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外部力量的推动。
———普通话
任何语言的历时变化总是有某些社会原因作为该变化的启动力量,对方言而言,语音的变化主要受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影响。调查中发现,方音特点的变化受外因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成绩显著,普通话对地方话的影响较大。由于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在中小学开展普通话教育,加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耳濡目染,使得方音向普通话语音靠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促使多种语言、方言彼此融合。这样的语言使用环境给地方话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其发展方向有两种:一是外地人入乡随俗,学习使用地方话,地方话顽强地保持其优势地位;二是选择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共同语,即普通话,使地方话向其靠拢。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人们的语言态度制约人们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制约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对方言中的语言变项的选择使用。通过调查发现,XX市内多数语音采集对象表示学好、用好普通话可以为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方便。语言态度使得方音正向普通话的方向演变,而这种演变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语言态度的具体体现就是语言环境越正式,人们使用普通话的愿望就越强烈,方音变化越明显。
司法鉴定方音特征变化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