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设计方案高标准田.docx七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方案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红河县迤萨镇、乐育镇、浪堤镇、 大羊街乡和车古乡5个乡镇13个村委会。
建设内容:、, 分为8个片区。主要建设内,经 工程师同意后动工。
路基边用人工刮土补土整修成型。
路基做到设计标高后,用人工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 凹陷时,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基础边整修挂线进行,纵 坡用仪器检测。
路基填方路段的边与挖方路段边的整修与路基平行施工; 路基整修完毕,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填料及时清除。
2、 质量检验
路基施工过程中和整修完毕后及时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及标准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相关标准。
外观鉴定: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直线顺直。
3、 素土路肩
路肩土施工中,控制每层土的填筑厚度,采用分层填筑,每层层 厚不得超过2Ocm,以保证其密实度能满足要求。路肩填土填至与基 层顶面相平。
施工中采用每10米挂线施工。严格按设计图纸放样,确保路肩 的宽度和横坡度满足规范要求。
校路面:
1、 主要工程项目
、放线定位,安装模板,测定局程;
、混凝土的拌和与运送;
、混凝土摊铺振捣;
、接缝施工;
、表面整修、刻痕;
、锯缝、养生、填缝。
2、 施工顺序
放线定位一安装模板—测定高程一混凝土的拌和与运送一混凝 土摊铺振捣一接缝施工一表面整修、刻痕一锯缝、养生、填缝。
3、 边模安装
摊铺硅前,应先安装两侧模板,模板采用槽型钢模,模板高度为 220mmo在转弯和交叉口路缘处,〜 或竹胶板加木肋的办法,以便做成弧形。用铁钎打入基层以固定侧模 位置。模板顶面用水准仪器检查高程,不符合时予以调整,经常核验, 严格控制。
4、 混凝土拌和
在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
、材料质量要求: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有关规范;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理论配合比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保证破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 和物和易性要求。按抗压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 测。
到现场材料送实验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理论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确定。
在施工时,应测定现场原材料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 工配合比,作为混凝土施工配料的依据。每班开工前,测定砂、石含 水量,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当时施工配合比。
施工时,必须按配合比施工,用经校验的磅称称料。原材料按质 量计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水泥±1%、粗细骨料±3%、水 ±1%、外加剂
±2%o
、混凝土拌和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和物前,应先用适量混凝土拌和物或砂浆 揽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当日规定施工配合比进行搅拌。
搅拌装料顺序:砂、水泥、砾石或砾石、水泥、砂。进料后, 边搅拌边加水。
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规定,撑拌时间短,破拌和物 不均匀,和易性差,影响校质量,拌和时间过长,影响工期,经济效 益差。最长时间不超过最短拌和时间的三倍。
校运输:用小型运输机械运输。,当 有离析现象发生时,应重新拌匀。
5、 摊铺和振捣
将混凝土倒入侧模后,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按顺序振捣,人工配合 摊铺找补均匀,再用摊铺机摊铺,最后用人工抹平。本工程面层厚度 为10cm,均一次摊铺。
6、 整平、填补板面
选用砂石较细的破拌和物,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经用摊铺机 整平后,再由人工用铁抹子进一步整平。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 洁,接缝处板面平整。
7、 接缝设置和施工
、横向施工缝
每日施工终了,或因故浇筑混凝土中断,应设置横向施工缝。其 位置宜设在胀缝、缩缝处,施工安排时应予以考虑。
、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间距4〜6m。用切缝机切缝,深度为 (1/4〜1/5)板厚,宽度为3〜8mm。缝内灌填缝材。
切缝施工方法:切缝机刀片应与机身中心线成90度。并应与切 缝线成直线;。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为 〜。气温变化时,应适当提早切缝时间,防止 产生不规则裂缝。切缝后就应尽快灌注填缝料。
、胀缝
胀缝设置位置应与横向施工缝结合,胀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 缝隙上部应浇灌填缝料,下部应填充胀缝板。
8、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浇灌后,用手指按压无痕迹时,即开始养生;
、本工程采用湿治养护方法。即用草帘、草袋、锯末在混凝 土终凝后覆盖于混凝土表面,每天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
、养护时间14〜21d,养护期满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得留 有痕迹。
、养护期间和填
epc设计方案高标准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