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与新课程知识.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 共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学问与技能,变更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亲密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化课程。中学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中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化、探讨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化。
(3)适当削减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赐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溢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老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同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更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拓“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协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实行“抓大放小”的原则。
12、老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建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与新课程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3-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