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因为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所以,“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成了设计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的.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因为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所以,“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成了设计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的.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仍然如旧。这段中用了4个”你”,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4自然段作者转换了观察的角度,改为第三人称表达,林中的“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和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在进展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老桥是我的老朋友,树林是我的什么呢?"假设再追问一句:“作者还是像对老桥那样倾诉吗?”学生可能体会到表达上的不同。
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鸟儿、露珠、树"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可以这样导读:“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
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和我交换眼神。
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关键的一问,可惜,我给忘了,如今补上,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这一设计.)假设能表达这一环节,学生对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会更深化。
第5自然段的问候语,是作者和山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后和山中朋友心和心的交流:“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
新梳妆吗?……"“你好!清凉的山泉,"表达了作者对山泉的“情",“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是山泉对作者的情,作者不仅直接对山泉
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