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篇2:
最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廉政警示教化片《小官大腐警示录》。片中xx的腐败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她有着博士学历、民主促进会会员头衔,靠着参与全国公选而走立刻任,是一个特别年轻优秀的女干部。然而,在上任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却因为对权力的贪欲和对法律的无知,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了阶下囚。而她“当官就是用权,用权就要抓钱,我是局长就要有第一审批权”的惊人语录,更是刺激了大众的神经,原委是什么让都洁的权力观念如此扭曲?
官员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其供职于公共部门,驾驭着公共资源,拥有公共权力,其活动具有公共的属性;另一方面,其作为一个社会人,又具有“自利”的属性。这种双重属性确定了官员必定会面临着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权衡,而做出这种权衡的关键在于其对详细事务风险与收益的价值推断。
在笑贫不笑娼、笑贫不笑贪理念支配下,腐败者往往没有多少道德约束,他们肆无忌惮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而在一个崇尚礼仪、知荣明耻的时代,腐败者必将为其行为背上沉重的道德负担,他们往往会放弃私利,去履行作为一个公共人的职责。因此,笔者觉得都洁现象的存在,其症结在于廉政文化的缺失。
怎样才能做好廉政文化建设?:一是正确相识廉政文化的传承问题。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间隐藏着大量的廉政文化内容,关键是我们要用现代的眼光去谛视它,用创新的理念去挖掘它,用丰富的载体去展示它,下大力气将优秀的历史廉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廉政文化发展优势。二是正确把握廉政文化的主体问题。群众是廉政文化的创建主体,只有使廉政文化深化民心,使广阔群众产生认同,才能形成廉政文化的强势,使腐朽思想和腐败文化无容身之地。三是正确理解廉政文化的时代特色。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必需要在面对基层、面对群众、面对全社会的基础上,广泛利用各种文化形式,创建出一批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作品,不断提高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四是主动发展网络廉政文化,不断加大网络廉政文化的探究。 观看廉政警示教化片观后感篇3:
“不复顾惜”的故事源自明朝,张瀚初任御史拜见自己的老师、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描述的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刚起先他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当心踩进了泥水中,把鞋弄脏了,这一下,轿夫便“不复顾惜”了。由此,王廷相感叹道:“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微不至矣!”
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观后感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