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腹诊胸胁苦闷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8页
关于“腹诊”的含义 腹诊,即腹部的触(切)诊,为中医四诊之一。寺泽捷年认为,腹诊通过观察腹壁的紧张度、肌性防御反应,以判断虚实和决定病型。 李文瑞表述道,下,故使嘔也。小柴胡 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98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 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 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哕。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8页
99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100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103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 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104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 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 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107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 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蛎湯主之。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8页
146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 者,柴胡桂枝湯主之。147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 ,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爲未解也,柴胡桂枝乾姜湯主 之。165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229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230 陽明病,脅下鞕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 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8页
231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 鼻乾,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哕,耳 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264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266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 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318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 重者,四逆散主之。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8页
(二)《伤寒论》少阳病腹诊简析 在《伤寒论》中,涉及到少阳病腹诊内容的条文有近20条,文中对腹征的部位、性质、病机及对应方剂进行了论述,成为少阳病脉证并治的重要内容。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8页
1,部位 少阳病乃“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少阳病腹征主要出现于胁下部位,具体描述如:胸满胁痛、胸胁苦满、胁下痞鞕、结于胁下等。 但是,少阳病腹征并非局限于胁下,在某种病态下,其腹征也可以连及其他部位,如胸、胸中、心、心中、心下、腹、腹中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8页
2,性质
少阳病腹征的性质可以总结为满、痞、鞕、结、痛、悸等数种,具体描述可见满、苦满、满痛、不通、烦满、痞鞕、鞕满、结、支结、痛、悸等。少阳病腹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的病态与病机,与方药选择密切相关。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8页
3,病机
亦如原文指出的,“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争”。 少阳病腹征的部位与性质揭示了少阳病机为邪客少阳,枢机不利。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8页
4,方药选择与治疗
在《伤寒论》少阳病中,与腹诊有关的方剂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消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乾姜汤以及四逆散等,亦即柴胡剂。少阳病腹诊所得腹征,对于方药选择具有具体而重要的指归作用。
另外,明《保婴撮要》的抑肝散,加陈皮半夏,虽然并非《伤寒论》方,但在伤寒派腹诊的诊疗中经常使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8页
如果从腹诊角度来考察,上述腹证的一部分属于患者自觉,但更多更重要的是医者诊察的他觉,或者是自他共觉。
其中包括性质、形状、程度、范围等丰富的内容,每一个描述用语均呈现出具有特点的一种“腹象”,几乎不能互相代替使用。并且,显然,这些腹诊证候也不能用概念定义的方式来表示,只能在描述中把握特征、形成“腹象”,以“触联”证治的对应与联系。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8页
二 少阳病腹诊具体操作方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8页
1,腹壁的形状:膨隆与凹陷
腹部的形状通常分为腹部
腹诊胸胁苦闷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