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陶行知教育.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有感
襄阳市四十七中学 陈林双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我今天 读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有感
襄阳市四十七中学 陈林双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我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前两部分。说实在的,刚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似懂非懂。静下心来,认真拜读,才体会到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精髓,不由得对这位教育先行者产生深深的敬意。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前一段时间我们班发生的打架事件,性质非常恶劣。一是影响大,几乎全校学生围观;二是外校学生参与;三是带有刀具。这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件事,如果我们听之任之,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就是,这件事很正常,以后遇到同类事件,我们也可以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是一个不好的教育。但是,这件事发生后,学校、班主任都非常重视,进行了及时的批评教育,该记过的记过,该处分的处分,而且处分的力度还比较大。这样做,让学生接受到的教育就是,我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切忌冲动而酿成大祸。这就是正面的、积极的教育,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谐人际关系。事实证明,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受处分最大的那个孩子叫董瑞毅。这个事情过后,他在家认真反思一个星期,到学校后,各方面都变得积极、主动。他的成绩在我们班是倒数五名的,但现在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下课主动跑办公室问问题,这次期中考试进班级前二十名,进步非常大。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

陶行知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