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轮胎生产工艺配方技术知识
- 2 -
摩托车轮胎生产工艺及配方、结构技术知识
一、摩托车轮胎简介
由于橡胶具有其它任何材料所不具有的高弹性和高伸长率的特点,因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国防、宇宙开发、日常生活中得到广品种:促进剂M、促进剂DM、促进剂CZ(SBS)、NOBS、TT、D等。
③、活性剂(助促进剂):加入橡胶中参与硫化反映过程,提高促进剂的活性,使促进剂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的物质。
常用品种:ZNO氧化锌(活性氧化锌)、SA硬脂酸,一般是两种并用。
④、防焦剂:能防止胶料在操作期间产生早期硫化,同时一般又不防碍硫化温度下促进剂正常作用的物质。
- 7 -
常用品种:水扬酸、CTP防焦剂。
b、防护助剂:为了制造经久耐用的橡胶制品,在胶料中投入一些能够抑制制品各种老化现象的物质。
常用品种:4010NA、RD、老防剂A。
物理防护剂:在橡胶制品中,由于喷出胶料表面而形成腊膜,阻断大气、日光与橡胶的直接接触,起到防护作用。
常用品种:石蜡、防护蜡RP-W(微晶蜡)。
c、补强填充剂:能有效提高橡胶制品物理机械性能的物质。其中凡在胶料中主要起补强作用的填料叫补强剂,凡在胶料中主要起增容作用的填料叫做填充剂。
常用品种:N-660半补强炭黑、N-220中超耐磨炭黑、N-330高耐磨炭黑、快压出炭黑、通用炭黑、硅铝炭黑、白炭黑、活性碳酸钙、轻钙。
d、增塑剂(软化剂):凡能增加胶料的塑性,使之便于加工,并能改善制品某些性能的物质。
常用品种:芳烃油、篦麻油、凡士林、古马隆、机油。
e、着色剂:凡加入橡胶胶料中,以改变制品颜色为目的的物质。
常用品种:白色酞白粉、活性碳酸钙、立德粉。红色:LC橡胶大红、1305立索尔宝红;兰色:酞青兰;黄色:1137永固黄、1125耐晒黄;绿色:酞青绿G。
(3)、骨架材料:用以增加橡胶制品的强度并限制其变形的原材料。
a、尼龙帘线:以己内酰胺聚合而成尼龙6的合成纤维。
常用产品:1260D/2(1400dtex/2)90122,帘布标称:260RN;
1680D/1(1870 dtex/1)120122,帘布标称:1682N;
1680D/1(1870 dtex/1)110122,帘布标称:1681N;
1680D/1(1870 dtex/1)80122,帘布标称:1688N。
b、钢丝:镀铜回火钢丝,。
- 8 -
4、配方的表示方法
(1)、以生胶重量为100,其它每种配合剂都相对重量表示基本配方。
(2)、以配方总重量为100,橡胶和其它配合剂相对重量百分数来表示。
(3)、配方生胶及配合剂都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4)、根据密炼机规格的重量实际情况计算出适合生产要求的配比及实际生产配比。
5、轮胎各部件胶料的要求
(1)、胎面部份要求有良好的耐磨、抗刺扎及抗崩花裂口、耐热耐老化、耐屈挠性能等;
(2)、帘布胶要有生热低、耐热耐疲劳性好,尤其在高温下,仍保持良好的动态性能。同时,胶料与帘线有良好的粘合性。
(3)、内面胶位于外胎的内表面,保护内胎不受帘布磨损,同时使帘布层避开与水、杂质接触而受损坏,胶料有一定的强伸性能和较好的耐老化性能。
(4)、钢丝胶要求硬度高,与钢丝粘合力好。
(5)、内胎胶要求气密性好,有良好的定伸强力以及高温长时间老化 下能保持良好的耐撕裂强度,保持高弹性及永久变形小的性能。
五、摩托车轮胎必须具备的性能和特点:
1、与地面有良好的抓着性能、防测滑性能、散热性能。
2、要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缓冲性能、通过性能、操纵性能。
3、较好的耐刺穿、耐磨耗以及耐屈挠性能,从而保证较高的安全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六、摩托车轮胎的分类:
1、按车型分:两轮摩托、三轮摩托(正三轮、旁三轮)。
2、按车辆装用轮辋直径分类:
(1)、小轮径胎(轮辋直径4~12英寸);
(2)、轻便胎(轮辋直径13~21英寸);
- 9 -
(3)、普通及公制系列胎(轮辋直径13~21英寸)。
3、按适应路面条件和速度级别分类:
(1)、一般型(适用于速度级别分120、150km/h);
(2)、高速型(适用于速度级别分180、210km/h);
(3)、混合型(适用于速度级别分130、150km/h);
(4)、越野型(130km/h),不允许在公路上使用。
4、按照摩托车轮胎结构特征分类:
(1)、斜交结构:摩托车轮胎的帘布层和缓冲层与各相邻层交叉,而且与胎面中心线呈小于90度角排列。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厂家均生产上述结构轮胎。
(2)、子午线结构:轮胎的帘线排列为0度角,即各层帘线相互平行,并以带束层箍紧胎体(缓冲层)。这种形式的排列类似地球子午
摩托车轮胎生产工艺配方技术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