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在素养教化篇里,顾先生提出的“给每个学生供应最适合的教化”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化观念上的误区。以前我始终认为教化要公允,顾先生却提出了教化既要公允也要差异,有了差异才能真正达到公允,他提出的口号是:给学生供应一个最适合他的教化,使每个学生都能胜利,或者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差异教化就是因材施教,就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所以给学生供应最适合的教化,就是最好的教化,也是最公允的教化。要达到教化的公允,老师就要启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启发学生的潜在实力,设计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最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不同的信息,同时还要培育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经得起挫折的品德。再次:在教书育人篇里,顾先生把道德自觉作为教化的最高境界,既具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不须要别人监督。他提出道德教化对学生来说首先是养成一种习惯,另外就是让他们在活动中明辨是非。道德教化就是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在活动过程当中,通过一些冲突,通过一些斗争,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一个提升,冲突解决了,他们的道德水平就会提高一步。同时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体现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对自己行为负责、和同伴的交往等实力。










  另外:在老师发展篇里,顾先生要求老师走出学问越多越好的误区,把学生思维实力的培育放在首位。因为学问不等于才智,书读得多但不思索,不与实际相联系,就变成死读书、读死书,变成书呆子。学问要变成才智,须要活学活用,在学问运用过程中产生疑问和冲突,在解决怀疑过程中产生才智。因此要多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来激发他的思维,提高他的爱好。以往的课堂教学,老师们为了节约时间,用最少的时间灌输给学生更多的学问,通常是不组织或很少组织学生活动的,这样做的结果看似省时高效,但事实上把学生当作接受学问的机器,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把现存的结论告知学生,学生记住了这些结论就算驾驭了学问,事实上学生不知道学问产生的过程,不思索学问将来的发展,学生没有活动,思维就激活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爱好。而活动能启发学生思维,只有通过思索才能增长才智。










  总之,读了顾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化》一书,我茅塞顿开,它不仅让我对当前的教化改革有了更全新的相识,同时也让我了解了自己的教化观念有哪些偏差,并刚好作出调整。我会把从顾先生那里学到的教化理论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化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3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教化孩子,首先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自身的教化魅力是巨大的,试想一下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长,他的孩子肯定是个仔细细致的孩子,俗话“小树易直也易弯”是有道理的。
  日常生活中我主要留意做到以下几点:
  忌过度爱护:有时候,由于太注意表面的平安,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想跑,想玩时,大人会胆怯 孩子受伤而禁止他,这样,孩子便会养成不好动的习惯,身体会变得迟钝,多病,性格也会变得胆小、缺乏自信、无法面对困难。家长应学会放手,让孩子多运动、多动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有帮助的。
  忌过份宠爱:事事听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全部事情,孩子什么事情不必自己动手,简单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靠、也照看不了自己。应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 7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989820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