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朗读出奇招
教师 曾盛秋
很多时候我也里都辗转反侧,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每天放学让学生回家预习读课文三遍,并且让家长聆听朗读后签字,可第二天到校检查孩子们
指导朗读出奇招
教师 曾盛秋
很多时候我也里都辗转反侧,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每天放学让学生回家预习读课文三遍,并且让家长聆听朗读后签字,可第二天到校检查孩子们的朗读还是平平淡淡,结结巴巴不流畅,问题出在哪里呢?
后来的教学中我不断进行反思,终于发现字、词、句、段、篇,这个排列是从简到难的过程。而我们在朗读课中,往往重视对篇的朗读,即学生能否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这是对课文是篇的指向。当我们指向篇时,有一些东西被我们淡化了,或者说我们还没准备好,那就是段。而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读整篇课文,一遍一遍的读,不仅消耗了大量学生朗读的元气,而且效果也不好。如果没有质的变化,那么只能是带给学生一种疲惫感。于是我决定从段开始,从段这个细部开始,
首先,通过精彩段落的朗读,熟化,强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达到有感情的朗读,提高了读篇的能力。这是我最近在尝试的一件小事。从段入手,在教学《观潮》一文,其中第四自然段潮来时是这一篇文章中最出彩的描写。晨读时,我就让学生画出描写潮来时潮水的形状和声音的那些气势磅礴的词语,加上重点符号,让学生读,读出气势。办法有这几种:一、四人一组,组长先在小组中示范读,然后其他三人逐一向小组内成员展示。这样做,是为了让组长先带一个好头,让能力较弱的孩子有一个参照物,而且学生也不多,较弱的学生不会有压力感
。读完了,由组员评出最优小组长,再评出最优组员朗读,进行展示。这一次的展示,有较强的视听效果,能起到示范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朗读的能力,又增强了小组的团队意识。二、在练读《鸟的天堂》中描写鸟和树的精彩段落,特别是鸟儿出来时的热闹场面,我让学生在书上找出有关描写鸟儿动作的词语进行朗读展示,我给学生打分,如十分、九分、八分,孩子对我的打分特别感兴趣。或者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小组和小组、女生和男生一起竞赛。通过比照,学生能感知到其中朗读的技巧和感情特点。
其次,重视学生朗读中的表情和激情。我跟孩子们说,朗读时可以稍微动一下脑袋。是微笑的读呢?还是难过的读?脸上都要有表情,有表情是朗读的重要部分。特别强调是“重要部分”。还有我告诉学生朗读时要感觉自己胸中有一股感情在涌动,有一种激情在燃烧,这种感情要能打动听众。我让学生试一试。然后,在同学朗读时,让他们特别注意他的表情,感受他心中的感情。看看,是不是有表情,是不是有感情,请
朗读的妙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