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迂诞诗人薛道衡.docx迂诞诗人薛道衡
薛道衡( 540 ~609 )出身世家,天资早慧, 13 岁即作《国侨赞》而名动当时。其后才名益著,与李德林、卢思道
齐名,为一代文章宗师。可薛道衡生性迂诞,不善变通,且屡犯上讳,终为
迂诞诗人薛道衡
薛道衡( 540 ~609 )出身世家,天资早慧, 13 岁即作《国侨赞》而名动当时。其后才名益著,与李德林、卢思道
齐名,为一代文章宗师。可薛道衡生性迂诞,不善变通,且屡犯上讳,终为隋炀帝所杀。精于谋事薛道衡并非寻常摘句雕虫的腐儒之流,相反,他颇具政治见地,有着“谋事之臣”的评价。
开皇八年( 588 )三月,文帝下令南征。在兵临长江之际,担任军事指挥的宰相高颎在帐中召见薛道衡,请他预测此次战争的成败。薛道衡从大势所趋而对手君主失德、将相庸碌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断言隋必胜、陈必亡。高颎听后感慨
地对薛道衡说: “我原本只是因为你的文才而敬重你, 没想到你对于筹谋之事也是如此擅长。”高颎表示“君言成败,事理分明,吾今豁然矣”,打消了高颎对于南征的诸多顾虑。
书称圣意对于写作,薛道衡显得相当专注,构思文稿时总是“隐坐空斋,蹋壁而卧”,只要听见门外有丝毫响动便会勃然大怒。而每当新作问世,喜好文学的江南人士便无不争相吟
诵、广为流传。薛道衡的诗作中既有“绝漠三秋幕, 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雁声”的粗犷悲怆,也有“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婉约凄凉, 一人身兼北朝气势雄浑与南朝辞采绚丽的特点,对后来初唐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有着极为
深远的影响。文帝提起他的时候, 也总是会说: “薛道衡作文书称我意。 ”倘若失去了这样的人才, 便有“如断一臂”的痛苦。此外,薛道衡在朝中担任枢要之职多年,名臣高颎、杨素等人都对其颇为敬重,故而名声大噪,一时无双,诸多王公贵
戚都争相与之结交, 并引以为荣。 这其中,便有当时的晋王,后来的隋炀帝杨广。
开皇年间,薛道衡曾经因为受他人案件的株连,而被流放到岭南。时任扬州总管的晋王杨广一则爱慕他的才华,二则也想将他网罗到自己幕府,就想等着他取道扬州前往岭南的时候向文帝上奏,将他留在自己身边。然而伐陈之时与杨广多有接触的薛道衡深知其人品性恶劣,耻于为伍,索性改道江陵去了岭南,杨广闻讯极为不满。短于谋身文帝对薛道衡虽然向来不吝溢美之辞,却也作过其人“迂诞”的评价,并就此多次善意告诫薛道衡。所谓迂诞,意即为人迂阔,凡事都是直来直去,天然诚挚,没有一丝半点掩饰做作的痕迹。简单地来说,就是认死理,不给别人面子。
06迂诞诗人薛道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