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的发酵
整理ppt
目录
一、定义及分类
二、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三、发酵原理及微生物种类
五、酱油的质量及卫生标准
四、酱油的生产工艺
整理ppt
一、定义及分类
定义:
酱油是以蛋白质原料和在原料表面的微生物,以利于米曲霉的生长。
用旋转式蒸煮锅蒸料,应先排放进气管中的冷凝水;原料冷榨豆饼经干蒸、润水后,开放排气阀排除冷气,以免锅内形成假压,影响蒸料效果。至排气管开始喷出蒸汽时,关闭排气阀;,再一次排放冷气,压力表降到零位,然后按要求升压。~,维持15~30分钟(,5~10分钟)。在蒸煮过程中,蒸锅应不断转动。蒸料完毕后,立即排气,降压至零,然后关闭排气阀,开动水泵用水力喷射器进行减压冷却。锅内品温迅速冷至需要的程度(约50℃),即可开锅出料。
整理ppt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1)种曲制备
1、工艺流程
麸皮、面粉→加水混合→蒸料→过筛→冷却→接种→装匾→曲室培养→种曲
2、试管斜面菌种培养
① 培养基
5°Be豆饼汁100ml,MgSO4 ,NaH2PO4 ,,,,制成斜面试管。
② 培养
将菌种接入斜面,置30℃培养箱中培养3d,待长出茂盛的黄绿色孢子,并无杂菌,即可作为三角瓶菌种扩大培养。
(二)酱油制曲
整理ppt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1)种曲制备
3、三角瓶纯菌种扩大培养
① 培养基
麸皮80g,面粉20g,水80-90ml或麸皮85g,豆饼粉15g,水95ml。原料混合均匀分装入带棉塞的三角瓶中,瓶中料厚度1cm左右,,灭菌后趁热摇松曲料。
② 培养
曲料冷却后接入试管斜面菌种,摇匀,置30℃培养箱内培养18h左右,当瓶内曲料已发白结饼,摇瓶一次,将结块摇碎,继续培养4h,再摇瓶一次,经过2d培养,把三角瓶倒置,以促进底部曲霉生长,继续培养1d,待全部长满黄绿色的孢子即可使用。若放置较长时间,应阴凉处或冰箱中。
(二)酱油制曲
整理ppt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2)种曲配养
① 曲料配比
目前一般采用的配比有两种: 麸皮80kg,面粉20kg,水70kg左右;麸皮100kg,水95~100kg。加水量应视原料的性质而定。根据经验,使拌料后的原料能捏成团,触之即碎为宜。。堆积润水1h,,或常压蒸料1h再焖30min 。要求熟料疏松,含水量50%~54%。
② 培养
待曲料品温降至40℃左右即可接种,将三角瓶的种曲散布于曲料中,翻拌均匀,使米曲霉孢子与曲料充分混匀,%~1%。
(二)酱油制曲
整理ppt
竹匾培养
接种完毕,曲料移入竹匾内摊平,厚度约2cm,种曲室温度控制在28~30℃,培养16h左右,当曲料上出现白色菌丝,品温升高到38℃左右时可进行翻曲。翻曲前调换曲室的空气,将曲块用手捏碎,用喷雾器补加40℃左右的无菌水,补加水量40%左右,喷水完毕,再过筛1次,使水分均匀。然后分匾摊平,厚度1cm,上盖温纱布,以保持足够的温度。翻曲后,种曲室温控制在26~28℃之间,4~6h后,可见面上菌丝生长,这一阶段必须注意品温,随时调整竹匾上下位置及室温,务使品温不超过38℃,并经常保持纱布潮湿,这是制好种曲的关键。若品温过高,会影响发芽率。再经过10h左右,曲料呈淡黄绿色,品温下降至32~35℃。在室温28~30℃下,继续培养35h左右,曲料上长满孢子,此时可以揭去纱布,开窗放出室内湿气,并控制室温略高于30℃,以促进孢子完全成熟。整个培养时间需68-72h。
(3)培养方法
(二)酱油制曲
整理ppt
曲盘培养
接种完毕,曲料装入曲盘内,将曲盘柱形堆叠于曲室内,室温28~30℃,培养16h左右。当曲面面层稍有发白、结块,品温达到40℃时,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后,曲盘改为品字形堆叠,控
酱油的发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