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北师大初中物理目录及概念
北师大初中物理目录及概念
北师大版八年级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 物质的状态 二. 温度的测量 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四. 汽化和液化 五. 升华和凝华 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叫液化(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4.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 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15.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16. 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
17.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18. (空气)的速度是3x108 米/秒.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19.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2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2. 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 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如近视镜.
23. 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4.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5. 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6. ,测量工具是天平.
27. 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被测物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
, 计算公式是ρ=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变,,体积不同,=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29. ×103千克/米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03千克.
30. 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31. 力的作用效::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32.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34.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且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35.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6.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37.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若有二力为F1、F2,则二力的合力为 F1—F2 ??F?F1+F2.
第 九 至 十 四 章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 .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 利用惯性解释:?先描述物体处于* * 状态,?再描述发生的变化,?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 * 状态.
4 .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5.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
小有害摩擦.
6.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 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7.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公式是 P= .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通常叫“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
[方案]北师大初中物理目录及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