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 水稻种植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插秧育秧应用愈发普遍,但目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仍有待完善。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为例,介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发展现状,分析地控制与调节机插秧苗的生长速度、湿度、肥料及农药使用情况。
另外,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难度较大。机械化育秧技术的应用模式包括3种,即工厂模式、双膜模式和软盘模式。这3种模式的应用,对技术应用水平要求较高,技术应用环节较为烦琐。因此,水稻种植户在实际育秧与插秧过程中,大多会采取技术难度较低的传统育秧方式,导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技术人才短缺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的开展,相较于传统的直播方式,对技术要求更高,也要求技术育秧及插秧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素养。传统的直播技术应用较简单,因此获得了许多种植户的青睐。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难度大,技术应用要求高,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现阶段,许多水稻种植户都是中老年群体,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未经相应的技术培训,无法应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可见,技术人才短缺限制了机械化水稻育插秧技术的推广。
育插秧成本高
水稻产量和水稻质量与种植户所获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而水稻秧苗育秧及插秧也直接影响水稻生产质量。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应用过程中,机械化流水线也会对水稻秧苗的质量产生影响。现阶段,水稻生产的机械化育秧及插秧流水线中,播种不均匀现象较为常见,影响水稻秧苗育秧质量。采用常规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水稻育秧与插秧过程会出现秧苗生长率降低、水稻秧苗分布不均匀等现象,育秧及插秧漏秧率较高。针对这种问题,种植户采用增加水稻种植量的方法进行补救,但也会出现水稻生长质量不高的现象,影响成长期的水稻健康[1]。另外,杂交水稻的种植必须做到每穴播种稻种一两粒,以保证杂交水稻产量,否则盲目增加水稻种植量的方法,并不能充分发挥杂交水稻的重要优势,且会增加种植户种植生产的成本费用。
3 舒城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发展对策
加大投入,建设专业化育秧基地
针对上述问题,在推进舒城县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大力强化专业化育秧基地建设,通过育秧与插秧的相互分离,减少育秧技术难度较高、种植户人才数量不足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带来的影响。以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为重要主体,推动水稻机械化发展的多样化进程,将育、插秧分开,需要插秧的农户与专业育秧工厂签订订单,提供合格秧苗。
育秧机构仅仅承担机械化育秧工作,可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园区蔬菜产业园玻璃智能温室钢架大棚,采用水稻育秧基质营养土,对水稻秧苗进行集中化、规模化育秧。选用优良稻种,采用全自动流水线机械设备进行自动播种,建立一体化自动化大棚控制系统,充分整合肥水、喷灌、滴灌、温控、湿控与补光等工作模式,扩展水稻育秧面积,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
种植户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插秧作业,可有效控制机插秧的直行、旱栽、浅栽、定穴、定苗、密植以及宽行等,充分利用土地表面温度、土壤透性与光合作用等资源优势,有效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种植量和生产质量[2]。
合作社化运作模式
采用合作社式运作模式,可以挖掘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问题
舒城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