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二革兰氏染色
整理课件
1 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生要性
2 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整理课件
二.实验原理
整理课件
1 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生要性
2 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整理课件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G+和G-,这是由两类细胞壁结构和成分不同所决定。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肥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整理课件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类,而且肽聚糖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脱色时溶解了类脂类,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细菌被脱色,再经过沙黄复染后成为红色。
整理课件
三 .实验仪器及材料
1 仪器:显微镜、酒精灯等
2 实验材料:
菌种: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染色剂:草酸铵结晶紫、沙黄
媒染物:碘液
脱色剂:95%的酒精
整理课件
1 .涂片 ,2. 晾片, 3 .固定 ,4 .结晶紫染色:加适量的结晶紫染色2min,5 .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水缓慢冲洗衣 ,6 .媒染:碘液,媒染2min,7 .水洗,用水冲去碘液,8 .脱色:将玻片倾斜,连续滴加班95%乙醇脱色30s,9 .复染:滴加沙黄复染1min。10 .水洗,11. 晾干:将染好的涂片用水吸干。12 .镜检时先用低倍,再用高倍,最后用油镜观察,判断菌体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性。
整理课件
革兰氏染色步骤:
G+菌蓝紫色
葡
草酸铵结晶紫
革兰氏碘液
95%乙醇
沙黄
镜检
G-菌红色
大肠杆菌
固定
涂片
整理课件
注意事项
。如: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能被脱色而成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
,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常溶常使G+呈阴性反应。
。
整理课件
蓝紫色: G+
红色: G-
整理课件
六 思考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哪些?
。
。
整理课件
,下次上实验课时交。
:涂片老师看后,方可离去(5分)
:包括实验后桌面桌面及地面卫生,显微镜等实验仪器及试剂摆放是否标准(5分)。
,美兰染色法,平板划线
,药敏实验。
整理课件
染色液配制:
整理课件
革兰氏染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