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惠玲
溺水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整理课件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溺水的原因
发病机制
主要临床表现
急救与护理
/01
整理课件
概念
淹溺(又叫溺水):是由于人体淹没在水中或其他的液体中,呼呼吸道、消化道、脸面水肿,眼充血,口鼻血性泡沫痰,皮肤冷白,发绀,呼吸困难、上腹、较膨胀。
溺水5min以上
神志昏迷,口鼻血性分泌物,皮肤防重,呼吸憋喘,或微弱浅表,不整或心音不清,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以致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
整理课件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
肺水肿征象,继发肺部感染或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或ST-T改变
外周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血液被浓缩或稀释而有所不同,海水淹溺者血钾增高,血钠、血氯降低。
可有蛋白尿,管型尿,发生溶血时出现血红蛋白尿。
整理课件
急救护理
现场救护
转运途中救护
院内救护
整理课件
现场救护
整理课件
现场救护
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清除口鼻中泥沙污物,呕吐物,取下义齿,松解衣领、腰带,通畅气道。
患者救出后,除非有明显的不可逆死亡证据(尸僵、尸斑、断头、腐烂等),均应立即复苏,并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转送到急诊室进一步治疗。
不建议常规固定颈椎,应可能影响气道开放,且可常产生并发症延误复苏。
在不可能影响心肺复苏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防止患者体温过低(低于32℃)
整理课件
开放气道
上岸后应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海草,用常规首发开放气道。
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高足低会降低脑血流的灌注,头低足高位则会颅内压增高。
患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口部朝下,以免发生气道窒息。
整理课件
将溺水者救起后需不需要控水?
不要控水!
整理课件
人工呼吸
判断呼吸5~10S
无呼吸或濒死呼吸:2~5次人工通气。吹气1S/次。
通过有效的人工通气迅速纠正有效缺氧是淹溺急救现场的关键!
整理课件
胸外按压
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
按压与通气比例30:2
成人按压5~6cm。避免肋骨骨折
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患者翻转至一侧,用手指或吸吮器等清除呕吐物以防窒息。怀疑脊椎损伤者应整体翻转
整理课件
早期除颤
如果证实有可除颤心率,施救者应立即除颤。在除颤之前,擦干胸前区是有必要的。
如果患者在水中,使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
但当患者躺着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整理课件
转运途中救护
心肺复苏有效者,应给与高流量氧气吸入。
未恢复者,应边转运边抢救。
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用药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注意保温
整理课件
院内救护
整理课件
院内救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尚有自主呼吸的淹溺者给予吸氧
氧疗无效,则考虑早期气管插管并给与正压通气,调节吸入氧浓度SpO2维持在94%~99%之间。
建议血气分析结果确认氧合通气是否足够。
整理课件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首选外周大静脉。保持液体通畅,根据临床监测指标调整输液量、速度和种类。
如果是低血压不能被纠正,不管是海水淹溺还是淡水淹溺,均应给予快速的生理盐水补液。
整理课件
心肺复苏
心博骤停者,应给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尽早除颤
心肺复苏同时可给肾上腺素和呼吸中枢兴奋药
给予标准计量的肾上腺素
(成人:1mg,IV/IO, 儿童及婴儿: IV/IO 每3-5min重复)
整理课件
病情观察
,以及瞳孔、意识、心率的变化。
,记录痰的颜色,性质和量。
,用于胃肠减压和预防呕吐。
,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诺相差过大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便于及时发现肾脏损害和心功能衰竭。
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整理课件
保温
严重低体温的淹溺病人在早期复苏时需要实施积极的复温措施。
但自主呼吸和循环恢复后,为了改善神经预后则可能受益于主动性的诱导低温,推荐诱导体温的核心温度保持32℃~36℃之间至少24小时。对于伴有脑水肿或抽搐的患者,首选较低温度:而对于伴有严重出血创伤的患者应首选高温度。
溺水病人的急救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