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对当前物流业阶段性特征的判断
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起点,中国物流业走过了30个春
秋,历经改革初期概念引入、20世纪80年代缓慢起步、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加快推进,到目前进入全方位
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一)物流大国地位基本确立但远非强国
20C7年,,成为世界第四大
经济体。,位居世界第三。
,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
。,物流业
,%,
%。,
,沿海主要港口完成货
,。从
上述各项物流指标看,不少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但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看,中国还不是物流强国。一
是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尚未形成;二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指标——物流费
%,高出发达国家近十个百分点。国内物流效率不高,工业企业流动资
金平均周转速度比发达国家低几倍甚至十几倍;三是国
内领先的物流企业与跨国物流企业相比,无论是规模、
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提供能力、
服务创新能力、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均有很
大差距。
(二)物流需求旺盛并将保持较长时期
30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带来旺盛的物流需求,未来十
几年的国内经济总体上仍将保持较高速增长,中国将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流规模持续增长的经济条件非
常坚实。
工业化从中期向中后期推进,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
大动力。早期工业化所需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主要商品的
大规模运输方式,将逐步朝满足工业化中后期不断增加的
“短、小、轻、薄”商品以及小批量、多频次、灵活多变
的生产方式和全球生产体系的物流需求转变,物品流动基
于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工业化推进
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物流外包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分离
外包物流业务的行业已经从家电、电子、快速消费品等向钢铁、建材、煤炭等中上游企业扩展;外包的环节由销售
物流向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渗透,外包的方式
由简单的仓储、运输业务外包向供应链一体化延伸。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物流、城市圈物流和城乡物
流提出巨大需求。%,1995年
%,%,推动着城市数量
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成为集聚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
息流的主要节点。
此外,进出口产品量增长和结构的变化,为国际物流
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对国际物流提出强烈的需求。
(三)物流业全面开放格局形成,国内物流市场竞争
激烈
早在20世纪80年代,跨国物流企业就开始进入中
国。如美国联邦快递于1984年、德国敦豪公司于1986
年、荷兰天地物流于1988年、美国联合包裹于1988年、
丹麦马士基于1999年相继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物流业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
放,加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