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 2 -
- 3 -
- 4 -
该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大家从入,服刑人员入监不久就开始寻求各种联系和支持,一是急于和家庭联系,希望家人早时探监(写信、打电话),目的就是想获得物质支持,满足情感和家庭关系需要。没有这种表现的服刑人员心态应属于不正常的;二是寻求狱内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会很快找到情投意合的“狱友”,形成狱内非正式群体;三是寻求警官的支持和警官建立联系。一开始有畏惧感,了解监狱情况后会对警官产生趋近感,希望得警官的支持和好感,引起重视。
当然入监初期的心理适应阶段的长短还与下面五种因素有关:一是入监前在看守所的时间,在看守所呆的时间长,入监适应期就短,反应之则长;二是刑期,刑期长的,心理压力大,失望,苦闷心理严重,心理适应期长。刑期短者(五年以下)
- 9 -
则适应期短;三是罪犯的个性,个性外向开朗的罪犯适应的快,如多血质、胆汁质和外向性格的服刑人员心理不适应期短,内向性、抑郁质的服刑人员适应期长;四是犯罪次数多的人适应期短,初犯适应期长;五是认罪态度,认罪期短,不认罪者适应期长。
在服刑初期如何改造:
1、要求大家要能适应环境,所谓适应环境就是要求大家树立正确的身份观念,所谓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由于在外面的不同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了有的人是农民、有的人是工人、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小官、有的是大官,而到监狱呢,同样的光头,同样的囚服,同样的要求,对大家的管理是公开、公正、公平的,没有特殊的罪犯,没有不管的服刑人,因此,要求大家及时转变认识,树立正确的服刑改造意识。
认同自己所处的环境或叫处境,正如前面所讲身份是由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决定,你进入监狱高墙和电网把你同社会进行了整体切割,你可以讲是完全失去了社会地位和外面的处境地位,因此,你必须建立你现在的处境地位,通俗地说,也就是解决一个“你到了什么地方”的问题,不认同处境,也就谈不上正常适应,因此你一定会抑郁和焦虑的。
2、转变自己的角色,社会是T型台,每个人都在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整饰自我,达到一定的目的,角色是自己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在监狱转变角色也就是以前常
- 9 -
讲的“自己现在是什么人”,有些人已经穿上了囚服,吃上了囚粮,但从心理还认为自己是外面某部门的领导,风了有些警官,显得十分的土无可奈何,对同犯看不起,认为其他人员犯的罪低极下流,他们是渣子,而自己犯罪是无意的或是高智商,明显格格不入,导致心理失衡,因此要很好的适应,必须转换你的角色。
3、认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俗的讲就是要解决大家到监狱“干什么来了”,教育改造罪犯是社会的责任和目标,是为了让大家将来适应社会,在当前恰当地承担自己的监狱改造角色和服刑人员起码的责任,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明白自己接受教育改造是一种社会责任,是自己的义务,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服刑人员都在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而很少认同自己的责任,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权利观和自由观,但西方的权利观和自由观是以不妨碍他人为前题的,大多数只是一味强调别人伤自己的尊严,侮辱自己的人格,那么为什么不自己问问,别人的尊严和人格怎么没有受到侵犯,因此必须要树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心才会抽入到改造。
只有达到明确了身份,转变了角色,树立了责任,你才能会全身心投入到改造,才能克服服刑初期的消极心理,心情好了,你的心理适应期将会缩短,也就意味着你加快了改造步伐。
4、保持乐观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如同玻璃一样,挡住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使你保持积极的心态,而坏的情绪如毒药一样侵害身心,如海绵一样对所有的负性生活事件全部吸收,让你处于压抑之中,压抑使万物之源,一旦爆发,你必
- 10 -
毁无疑,因此要正确应保90/10法则(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其含义,我们确实无法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10%;比如你的衰老,由于物价的飞开,你的存款的减少等,控制不了,但你对另外的90%可以完全决定。使用90/10法则,保持良好的情绪,你的改造生活因此将阳光明媚。
5、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良好的改造动机,不能因为入监而认为社会对你不公,也许你的服刑挽救了你的生命,使你明白了拼搏和奋斗,因此你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在将来新生后会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不被社会淘汰。(阿尔巴鹰)
(二)服刑中期——外表平静的心理矛盾期
服刑人员经过半年或一年的改造后,对监狱的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