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4页
“温故而知新”的心理学依据
读《用思想提升教育智慧》有感
读了胡爱民老师的《用思想提升教育智慧》第十四章《温故而知新》颇有一些感触,正如
时间:2022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4页
“温故而知新”的心理学依据
读《用思想提升教育智慧》有感
读了胡爱民老师的《用思想提升教育智慧》第十四章《温故而知新》颇有一些感触,正如所言:"身为教育者,我们更需要反思我们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们有没有营造出有利于学生知新、求新、创新的教学环境,有没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知识中进行新的思索、尝试新的做法、作出新的发现。'(《用思想提升教育智慧》第十四章《温故而知新》p96)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十分重视的学习方法,他多次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正如胡爱民老师所言,孔子不仅自己倡导,而且也身体力行,跟师襄学琴而体悟《文王操》即是其例。
那么,为什么"温故'而能够"知新'呢?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温故而知新'的发生过程叫做知识迁移。
所谓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知识迁移的心理学理论有很多流派,如心理学家贾德(. Judd)提出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W.Kohler)提出的关系理论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领悟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结果;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建构主义的理论学派认为,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尽管发生原理解释有差异,但是,人们都肯定:学习是知识发生了迁移。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时间:2022年3月2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4页
但是,是不是"温故'就一定能够"知新'呢?并非如此。
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即,"温故'未必一定能够"知新'。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减少或杜绝负迁移。
因此,知识迁移需要我们创设条件,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
“温故而知新”的心理学依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