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第一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涵义。就土木工程领域而言,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和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的区分仅在于颗粒间胶结的强弱。
土
第二页,讲稿共六十五页
漂石(块石)粒
d>200
直接测定
透水性很大,压缩性极小,颗粒间无粘结,无毛细性。
卵石(碎石)粒
60<d≤200
粗粒
砾粒
粗砾
20<d≤60
筛
分
法
透水性大,压缩性小,无粘性,有一定毛细性。
细砾
2<d≤20
砂粒
粗砂
<d≤2
中砂
<d≤
细砂
<d≤
细粒
粉粒
<d≤
静水沉降原理
透水性小,压缩性中等,毛细上升高度大,微粘性。
粘粒
d≤
透水性极弱,压缩性变化大,具粘性和可塑性。
土粒粒组的划分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d1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30%时的粒径用d30表示。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60。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利用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可以确定土粒的级配指标,如d60与d10的比值Cu称
不均匀系数:
不均匀系数Cu反映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Cu越大表示土粒大小的分布范围越大,其级配越良好。曲率系数Cc描写累积曲线的分布范围,反映曲线的整体形状。
曲率系数Cc: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颗粒级配的测定
筛分法(适用于砾石类和砂类土,d>)
水分法(适用于粉土和粘性土,d<)(虹吸比重瓶法、移液管法、比重计法)
2
200g
10
16
18
24
22
38
72
P
%
95
87
78
66
55
36
水分法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曲线平缓,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对于级配良好的土,土的密实度较好,地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好,透水性和压缩性较小。
级配良好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二、土的液相
土中水处于不同位置和温度条件下,可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液态水是土中孔隙水的主要存在状态,可分为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
水的类型
主要作用力
结合水
物理化学力
非
结
合
水
毛细水
表面张力
重力
重力水
重力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特点: ,由于静电作用力,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的厚薄也反映了结合水的厚薄。
2. 密度较大,粘滞度高,流动性差,冰点低,比热较大,介电常数较低。这种差异随距离增加而减弱。
(一)结合水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结合水
强结合水:
排列致密、定向性强
密度>1g/cm3
冰点处于零下几十度
具有固体的的特性
温度高于100°C时可蒸发
弱结合水:
位于强结合水之外,电场引力作用范围之内
外力作用下可以移动
不因重力而移动,有粘滞性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二)非结合水
定义: 在双电层影响以外的水为自由液态水,它主要受重力作用的控制,土粒表面吸引力居次要地位,这部分水称为非结合水,它包括毛细水和重力水。
(1)毛细水
特点:
自由水。
2. 毛细水按其与地下水面是否联系可分为毛细悬挂
水 (与地下水无直接联系)和毛细水上升水与地下水相连两
种。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六十五页哦
3. 毛细水是受毛细管作用控制的水,毛管直径愈细上升
高度愈高。在常温下毛细上升高度hc与毛管半径r 有
以下关系:
hc=15/r
当r=,hc=150mm,这与砂土(~lmm)
中的情况大致相当。,按上式计算毛细上升高度将达150m。
4. 毛细区域内的水压力与一般静水压力的概念相同,它与水头高度非常hc成正比。负号表示拉力。自由水位以下为压力,自由水位以上,毛细区域内为拉力。颗粒骨架承受水的反作用力,因此自由水位以下。上骨架受浮托力,减小颗粒间的压力。自由水位以上,毛细区域内,颗粒间受压力,毛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