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诺敦皮试宝皮试仪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药物过敏基础介绍
药物过敏反应概述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它与药物的剂量无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用开关,指示灯亮,自动计时5分钟,当试验终了时,快速试验器自动报警,电流随即中断,取下电极。观察反应。
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威诺敦皮试技术
举例:青霉素
原理
人体的体液含有许多电解质,这些电解质在体液中可以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这些离子的存在,体液就具有导电性,体液遍布全身,所以整个人体是可以导电的。青霉素结构具有酸根,带负电荷,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青霉素负离子可在负极上产生定向移动,通过汗腺孔透入皮肤,可在局部起作用,也可通过血液流到深部组织或全身器官,与体内蛋白质合成全抗原。同时电流流过人体活组织,促进体神经传导,并加快人体体液的化学变化,促进皮肤组织的快速反应,从而使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能在电极的皮肤上看到阳性反应现象。
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威诺敦皮试技术
举例:青霉素
操作方法
在前臂内侧,用注射用水或蒸馏水浸湿的纱布或小毛巾揩净皮肤(忌用酒精),在电极板方形负极的头子上滴上配好的试液2滴,中间圆形正极上,滴注射用水2滴,%普鲁卡因试液2滴(在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时用),然后将电极板束于前臂内侧面,松紧应适度。
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举例:青霉素
威诺敦皮试技术
结果判断
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临床文献
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胡京晶 刘建涛 于岩伟
一般资料:选择应用快速过敏皮试仪进行皮试的4 320例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应用传统皮试法进行皮试的4 32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无青霉素及头孢类过敏史。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皮试法进行皮试;观察组应用皮试仪进行皮试,具体方法:将皮试仪接通电源或用内置电源,按下电源键,指示灯亮,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观察受试部位有无红肿、皮疹等,先用滴瓶将药液(青霉索1 000 U或头孢类1 000 ug)滴在方形皮肤电极上,用另一滴瓶将注射用水滴在圆形皮肤电极上,适度固定于原针刺皮试部位,按下启动键,开始工作,计时5 min,完成时报警显示,按复位键进入待机状态。观察两组患儿皮试结果,并进行比较。
第十九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胡京晶 刘建涛 于岩伟
临床文献
结果:观察组发生阳性反应18例,占0.4% ,其中皮试部位强阳性3例,皮肤发红伴痒感13例,迟缓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阳性反应242例,占5.6% ,用生理盐水对照后,发现多为假阳性。两组皮试假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传统皮试法使用注射器有创伤、疼痛,患儿不易接受,每次皮
试时间需要20 min,注射结果受操作者熟练程度的影响,患儿的恐惧心理导致情绪波动较大,影响皮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患儿皮肤娇嫩,假阳性率明显升高,影响了患儿的用药。应用皮试仪具有无痛、无创伤、准确性强、灵敏度高、患儿易接受等优点,每次皮试时间只需5 min,由电脑控制,皮试有对照试验,减少了假阳性的发生率,患儿若有不适,即可解下电极不再渗透,把风险降到最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临床文献
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徐艳梅 肖爱萍 何玮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9月一10月的留观患儿600例.年龄1至14岁.均无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非高度过敏体质,排除双上肢及全身皮肤病、药疹、荨麻疹、皮疹等干扰因子。
方法:采用皮试仪过敏试验法和传统过敏试验法进行对照 。对照过敏试验前,均经过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在患儿左右手前臂的内侧分别进行:这两种皮试.过敏试验前均向患者本人及家属详细询问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当传统试验法与皮试仪试验法结果不一致.即用生理盐水在结果显示阴性的手臂上再做对照试验,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好过敏反应的抢救准备工作.所有试验结果均需经2名护士判断为准。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十二页哦
临床文献
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徐艳梅 肖爱萍 何玮
皮试仪皮试法:将按仪器说明书配制好的同种药物、同种批号皮试液滴在方形电极布上.无菌注射用水滴在圆形电极布上.刚好使电极布湿润为准.启动电源.用注射用水清洁左前臂掌侧下端皮肤后.将皮肤电极绑上.找启动键.5min倒计时。5rmin后自动报警.按复键.解下电极观察结果。
传统皮试法 :按《新编护理学基础》操作常规要求配制好皮试液.在同一患者的
威诺敦皮试宝皮试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