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也称细颗粒物。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 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粒径小, 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 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 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细颗粒物( Particulate ) 泛指悬浮在气体当中的微细固体或液体。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 PM10 , 指直径等于或小于 10 微米, 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 PM100 , 即直径小于和等于 100 微米的颗粒物。对于环境科学来说, 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当中小于 10 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 被定义为可吸入悬浮粒子, 它们能够聚积在肺部,危害人类健康。直径小于 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 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科学家用 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 这个值越高,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2 成分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 不同时间和空间, 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 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亦不相同, 这些影响还与化学成分在颗粒物内部和表面存在状态有关。此外, 不同来源的颗粒物, 其化学组成有所不同, 因此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可用来进行颗粒物的来源分析。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 、元素碳(EC) 、硝酸盐(NO3-) 、硫酸盐(SO42-) 、铵盐(NH4+) 、钠盐(Na+) 等。来源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 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 、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 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 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 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 3 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 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发展中国家, 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在室内, 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 都会产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 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只是吸烟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为臭味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同理也适用于金纸燃烧、焚香及燃烧蚊香。除自然源和人为源之外, 大气中的气态前体污染物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二次颗粒物, 实现由气体到粒子的相态转换。危害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
细颗粒物(PM2.5)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