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课后反思.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肯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观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老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和善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找寻美,观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三)以发觉美延长课文
  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觉了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使学生的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搭石教学反思篇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意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搭石》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










  《搭石》描写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细心选择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急着赶路的老人,发觉搭石不稳,刚好调整,满足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课文语言质朴,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使得学生的情感在对话中流淌,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风景这个词,深化学习课文。
  整堂课,我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让学生学习体验。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体悟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详细的而非抽象的,并达到既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和作者同命运,共呼吸的境界。
  搭石教学反思篇三
  上完特级老师的指导课《搭石》,加上刘宏老师一语道破的点评,我收获颇多。现反思如下:
  一、胜利之处
  1、课堂语言美丽,情感体会到位。
  2、条理清楚,环节流畅,重点把握恰当。










  3、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启发,引导不紧不慢,逐层推动,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所得。
  4、在理解面对面怎样过搭石一环节时,采纳师生合作表演的形式,直观简洁易懂,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5、课文最终升华阶段,老师先自己有感而发,写几句诗,让学生和着音乐吟颂,紧接着说话训练(此时此刻,你想对搭石说些什么?)水到渠成,学生有例可仿,有话可讲。
  二、不足之处
  1、导入不够明确,让人误以为是上第一课时。其实可以先干脆回顾上节课所学,什么是搭石?后再一起去看看作者刘章的家乡(观赏家乡风光图,说感受),接着引出作者心中的那一道独特的风景搭石。这样就不会有疑问了。
  2、整堂课的时间安排稍有偏前,后面略显仓促。应当要很清晰每一部分的重难点:全文5段,第1段弄懂为什么搭石?什么是搭石?(第1课时)。第2段清晰谁,怎样摆搭石?第3段明白怎样走搭石?第4段理解遇到特别状况怎样过搭石?第5段赞搭石。其中摆和走搭石中都蕴涵着乡亲们美妙的情感,应作重点把握。事实上课时各环节连接如能再紧凑些,时间支配上也会更富裕。
  3、对个别词句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明确。
  轻快的音乐应当是有很明显的节奏感的,速度可慢可快,只要协调就可以,而不是肯定要快的。踏踏的声音,是脚踩搭石发出的响声,老师在引导体会时不应当干脆发踏的音,而是做好师生接读训练。老师说前面的抬起脚来,学生接后面的紧跟上去重复几次,速度可由慢到快。让学生体会前面的慢,后面必需慢,前面的快了,后面必需得快。

2022年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