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岳石刻千佛寨导游词3篇.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涅磐的全过程和当时的气氛。
  离城只3公里的大云山千佛寨,是一自然崖寨,有105处佛龛,3016尊刻像。经营长达420xx年。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数56号窟的菩萨造像,头戴镂空花冠,面部丰腴,腹部微挺,腰肢微扭,胸腹盖璎珞,气质高雅,极富动势和曲线美,流泻着情爱的双眼,微微努嘴所流露的微笑,有人把这种神奇的美称为东方蒙娜丽莎。










安岳石刻千佛寨导游词2:
  千佛寨位于安岳县城西北五华里的大云山上,是安岳石刻的重要旅游景区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这里环山怪石凌空,古木参天,藤萝挂壁,古为县城官绅纳凉之所,文人读书之地,被称为千佛寨森林公园。这里是一个由西向东呈狭长形的自然岩寨,整个造像区长达705米。它得名不完全是因石刻造像多之故,而与所刻的千佛龛特殊多有关。据统计,在现存105龛3061尊雕像中,刻有千佛的就有8处,其尊数在20xx左右。
  千佛寨摩岩造像是安岳200多处石刻中开创最早的一处,也是造像时代持续最长的一处,从隋朝开皇年间直到民国20xx年的1300多年中,各时代都有不同规模的代表性作品,而以唐开元至南宋的庆元的640多年为该处石刻营建的鼎盛时期。
  千佛寨的摩崖造像充分展示了我国石刻艺术各时代的风格和特征,有很高的历史、美学探究价值:一是西方三圣、三世佛等雕塑有明显的隋代遗风,面部略呈长方形,额部广袤,高鼻深目,鼻梁隆起通入额部,眼大唇薄,下腭宽大突出,头部螺结小而矮,衣纹深而稀疏,无华美缨络装饰,线条粗暴,总体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实为明显的隋代遗风,隐隐包含着西方犍陀罗雕刻艺术痕迹。二是此处盛唐雕塑所占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也最丰富。从地理位置看又大部集中在南岩。如此时此刻保存完好的21个释迦说法龛,不但龛窟大小形态根本一样,而且内容也完全相同。正中结跏趺座释迦牟尼佛,两边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排列有序,龛的左右及后壁上部均雕刻着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摩喉罗迦、八紧那罗等天龙八部神将。这些造像面部都圆润饱满,肌肤润腴,肉感非常剧烈,佛头多着高发髻,穿袒肩袈裟,菩萨头戴宝冠,有少量缨络装饰,衣摺飘逸,线条柔软流畅,佛头上均饰以华蓋流梳,两侧有菩提树衬托,显得非常庄重华美,具有典型唐代龛窟造像特征。三是北岩造像多着通肩袈裟,身体修长,挺肚束腰,臂部微向右扭。装饰华美,缨络满身,线条细腻,衣摺浑重,充分表现出五代和北宋艺术风格。至于明清民国时期的造像相比艺术质量就较差了。










  千佛寨石刻不但内容丰富,雕刻精致,与安岳其他石刻区相比还有其显著的特点和风格。
  千佛寨造像龛以小型、平顶、桃型唐龛为主。龛高、,深1米左右,龛楣为桃型、龛沿以六瓣莲花装饰,这种龛窟造形明显不同于安岳其他石刻区。莲花,在中国起先作为一种欣赏花卉为人们所宠爱,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被给予圣洁美的属性。印度更崇尚莲花,据说,挽救世界的大神毗显奴,以肚脐中生出梵天,梵天是坐在金色妙宝莲花上诞生的。佛教更与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佛陀出身时就伴有莲花。在早期的佛教雕刻中,常用一朵莲花来代表佛陀本人,通常借助莲花来形象地唤醒大地苍生要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才能到达至高无尚的解脱境界,所以该处龛窟外沿以莲花图案为饰,与传播佛教教义引诱众生归依佛法有着亲密关系。










  千佛寨雕刻内容南岩以释迦说法图为主,占21龛,北岩多造站立的佛、菩萨群像,这一方面可

安岳石刻千佛寨导游词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