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滚动练习 44 一、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亚洲某地干湿年份出现的概率及农作物收益(元/亩) 的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 1--2 题: 1 .表中显示收益受干湿变化影响最大的农作物是() 干旱程度极旱年干旱年平年湿润年极湿年发生概率 农作物收益水稻 100 [ 126 180 200 220 小麦 250 210 170 120 80 大豆 1 20 170 230 170 110 燕麦 118 130 170 190 210 A .水稻 B .小麦 C. 大豆D .燕麦 2 .依上表也可知该地区经营者首选种植的农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大豆D .燕麦读“ 2001-2007 各年度江苏人口增长情况图" ,回答 3~4 题。 3. 2004-2006 年,江苏省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 B .自然增长率上升 C .人口政策松动 D .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4 .受人口增长周期的影响, 2008 年至 2013 年是江苏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要稳定当前低生育水平, 必须 A .限制外省人口流入 B .提倡晚婚晚育 C .鼓励人口外迁 D .实行差异性人口政策读我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完成 5--7 题: ①②④③ 5 .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北高南低 D .南北高,中间低 6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 .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 550km B. 600km C. 470km D. 300km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 8-9 题。材料一“腾笼换鸟”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 沿高速公路. 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 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 而在长三角内部, 相对发达的上海. 浙东. 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 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 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 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 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材料二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投资地区招商门槛( 万元) 土地价格( 万元/亩) 平均工资水平(元) 环保门槛苏南某市 5000 30 2000 禁引污染企业苏北某市<5000 2 800 免征排污费 8 .随着经济发展,原先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腾笼换鸟”,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产规模大 B .技术含量高 C .劳动力需求量大 D .环境污染较轻 9.“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③D. ③④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1 题。 10. 当夏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大时,我国长城站( 62° 13'S , 58° 58'W )和黄河站( 78° 55′N,
潢川一中高三地理滚动练习4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