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世说新语》的审丑意蕴(一)
论文关键词:世说新语审丑主体意识人性意识论文摘要:在高扬魏晋风流之美的同时,《世说新语》表现出浓郁的“审丑”意蕴: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丑的类型,揭示了美丑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规律;通过展示人们物欲追求的种种: .
试析《世说新语》的审丑意蕴(一)
论文关键词:世说新语审丑主体意识人性意识论文摘要:在高扬魏晋风流之美的同时,《世说新语》表现出浓郁的“审丑”意蕴: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丑的类型,揭示了美丑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规律;通过展示人们物欲追求的种种“丑态”,表现了古代人性意识发展的时代转折;通过描写各种“丑言丑行”,表现了魏晋士人尚真、尚我的主体意识。
《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佳话,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人格审美的一个重要范畴—魏晋风流。但《世说》的审美并不仅仅表现为审“美”,在高扬人格风流之美的同时,《世说》还表现出浓郁的“审丑”意味。
一、以丑审美:审美意识的深化“审丑”是近代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是美学的现代擅变。在中国,“从远古青面撩牙的陪葬品和夏商‘婴臀'吃‘人'的青铜器,到晋代艺术家所津津乐道的‘舍身饲虎'、‘刻肉食鹰'的恐怖悲剧故事,中国古代延续着一种‘以丑为美'的美学意识。”如果说古代青铜器、佛教故事和造像的审丑是对现实和人生的超越,《世说》的审丑则完全指向了现实人生,在时代生活中发现了丰富多样的丑的类型:
一是形式丑。“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抠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容止》)与潘岳的貌美风流相比,左冲外貌丑,东施效肇的行为更丑,与我们印象中“振衣千初岗,灌足万里流,'左(思诗)的高洁诗人形象实在相去太远。
二是外在丑,内在美。许允婚礼上见妻子貌丑,竟不人洞房,后经人劝告,“许便回人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人理,便捉据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日:‘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贤媛》)许允妻子貌丑,却表现出高尚的品德与敏捷的才思,这种对比,反而更凸现出其人格美,更加光彩夺目。
三是外在丑,内在恶,外在的丑是其内在恶的反映。“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垂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相素不善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垂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汰(侈》)石崇与王敦的行为极丑,这种丑的内容是其为人的残忍与傲慢,是内在的恶。
四是外在美,内在丑。《贤媛》篇记:络秀出身寒门,貌美非常,又有持家才能,后被士族公子周浚看中,要娶她为妾,络秀父兄不愿意,但她自己却不惜违背父兄,不惜牺牲自己,“络秀曰:‘门户珍瘁,何惜一女?若联姻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遂生伯仁兄弟。络秀语伯仁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伯仁等悉从命。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络秀可谓有外在美,但为了使自家寒门能高攀贵族
试析《世说新语》的审丑意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