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路基础所有知识点
第一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灯泡
电池
开关
负载
电源
U
US
I
R
+
_
控制环节
手电筒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
第二页,讲
外电路
+
U′
-
①
②
实际电流源模型
实际电压源模型
Rs1=Rs2=Rs
或
若两个电路相互等效,
即U=U 、 I=I
则有
第十五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
结论:
另外,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时,还应注意:
(Rs=0)与理想电流源(Rs=∞ )之间不能等效变换。
。
Rs2=Rs1
Rs1=Rs2
,电路内部并不等效。
第十六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特例对称三角形联结或星形联结:
若 Ra=Rb=Rc=RY ,
则有
若 R12=R23=R31=RΔ,
则有
R12=R23=R31=RΔ=3RY
注:电阻星形联结有时又称为T形电阻,电阻三角形联结也称为Π形电路。
第十七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练习:若将Y→△(如下图),情况如何。
a
R5
R4
R3
R2
R1
d
c
b
a
d
Req
Rbd
Rad
Rab
R2
R5
a
b
d
Req
a
d
Req
a
b
说明:使用△-Y 等效变换公式前,应先标出3个端子标号,再套用公式计算,切记在△-Y变换时标出的3个端子不要变没了。
第十八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取电路中某一点为参考点,则电路中点a
到参考点的电压称为a点的电位。表为Va。
★电位的单位与电压的单位相同。
2-4 电位
:
:电位的参考方向规定为从某点指向参考点。
说明:电位是可正、可负的。
例如:Va>0 ,表示a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电位。
说明:参考点的选择是任意的。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工程上常选大地或机壳为参考点。
第十九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小结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导等于各电导之和;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可由电阻串并联计算得出。
:一个N端网络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与另一个N端口网络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相同,这两个网络对外部而言称为等效网络。
第二十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电阻越大,分压越高;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电阻越小,分流越大。
,其等效变换关系式为
△联接可以等效变换,对称情况下等效变换条件:R△=3RY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确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时必须选定参考点。若参考点不同,则各点的电位值就不同。在一个电路中只能选一个参考点。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值不随参考点而变化,即与参考点无关。
6. 电位分析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2-6 网孔电流法
方法:
以假想的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应用KVL列出网孔方程,联立方程求得各网孔电流,再根据网孔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式,求得各支路电流。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I2
R2
b
a
I1
I3
+
Us1
-
+
Us3
-
R1
R3
Il1
Il2
电路分析
网孔电流Il1、Il2是假想的,网孔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
▪选取网孔绕行方向与网孔电流参考方向一致,根据KVL可列网孔方程:
▪整理得:
▪可以概括为如下形式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八页哦
规律:
(1)R11、R12分别称为网孔1、2的自电阻之和,其值等于各网孔中所有支路的电阻之和,它们总取正值,R11=R1+R2,R22=R2+R3。
(2)R12、R21 称为网孔1、2之间的互电阻,R12=-R2,R21=-R2,可以看出,R12=R21,其绝对值等于这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的电阻。当两个网孔电流流过公共支路的参考方向相同时,互电阻取正号,否则取负号。
(3)Us11、Us22分别称为网孔1、2中所有电压源的代数和,Us11=Us1、Us22=-Us3。当电压源电压
电路基础所有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