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知识点和优秀范文【汇总篇】
2019 年-2035 年清明节气时间表
2019 年清明时间: 初一
4月
09:
51:
21,
农历 2019 年三月
大)
2020 年清明时间: 十二
15:
38:
0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 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十、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 “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
青团
江南地区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青团是用一 种叫做浆麦草的植物用工具捣烂之后挤压出汁液,把汁液与糯米粉揉 捏成团,这样青团那个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间包上红豆沙制成的馅 料,然后放在蒸笼中蒸熟,出锅之后在表面涂抹上一层菜油,这样青 团就做好了。
艾粄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 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后,把煮过的 艾草沥干剁成草泥,越细腻越好,然后用艾草泥,糯米粉还有之前煮 艾草的水一起调和揉捏成团,然后再在中间包上芝麻,花生之类的馅 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圆形等形状,放入蒸锅中蒸熟,这样艾粄就做好 了。
馓子
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 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 不同,南方的馓子以米面做为主料,制作精巧细致,而北方的馓子是 以麦面做为主料,制作大方洒脱。
暖菇包
泰宁一带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饮食习俗。暖菇包 是由一种当地人称为暖菇草制作而成,暖菇草的学名叫做鼠曲草,又 叫做佛耳草。而暖菇包这种食物不同的地方做法也是不同的,南边制 作的时候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制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包子,圆 形的,而北边制作暖菇包的时候用的是暖菇草磨成的粉末,制作成的 暖菇包外形像饺子,月牙形。
子推馍
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 名利的品质。子推馍的外形像古代将领的头盔,一个有半斤到一斤重, 又叫做老馍馍,子推馍的中间包着红枣或者鸡蛋,顶端的四面则贴着 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馍,能够捏成各种形状。食用子推馍还有 一些规定,不同形状的子推馍不同的人食用,像圆形的子推馍是只能 男性食用,条形的梭子馍是已婚妇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则是食用抓 髻馍,儿童则是食用不同形状的面花。
鸡蛋
在清明节有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 并且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也就是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 都有一个好身体。清明节这天的鸡蛋不但能够吃,还能够拿来玩,主 要有两种鸡蛋的玩法,分为画蛋和雕蛋,而画的蛋还能够食用,雕的 蛋则是拿来赏玩的。
薄饼
在厦门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吃薄饼”,也就是在厦门有清明节 扫完墓之后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饼,不但仅是厦门,闽南多数的地方都 有吃薄饼的习俗。老一辈的厦门人在食用卷薄饼的时候,会喜欢在薄 饼皮里面放一些煎好的蛋丝,酥脆的海苔还有一些特制的酱料,薄饼 里面包了各种蔬菜,有些地方则会选择芹菜和韭菜,因为谐音,让人 们勤劳,生命长久。
大葱和蛋饼
青岛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大葱和蛋饼的习俗,这样意味着聪明 伶俐,在以前青岛的民众还会捏面花,捏成白面小鸡,称为
清明节的知识点和优秀范文【汇总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