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1、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资本化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发生资本化后续支出时,应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运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运用寿命、预料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盼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运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进行摊销。
3、费用化后续支出
对外出租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其他全部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化后续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四)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同时满意下列条件的非流淌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
1、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淌资产作出决议;
2、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行撤销的转让协议;
3、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料净残值。
假如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料净残值,应计提减值打算,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假如原账面价值低于调整后预料净残值,不调整原账面价值。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根据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意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并根据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1)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根据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状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2)确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额。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淌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此处所指其他非流淌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老二、无形资产
(一)有关土地运用权的处理
购买土地运用权用于建立自己运用的房屋等建筑物,土地运用权的账面价值不计入房屋等建筑物的成本,仍作为无形资产。
购买土地运用权用于建立对外出售的房屋等建筑物,土地运用权的账面价值应计入房屋等建筑物的成本。
购买土地运用权用于出租或者用于资本增值,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内部探讨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1、探讨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满意资本化条件之前发生的支出也应当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满意资本化条件以后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能分清探讨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
2、研发支出的核算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期末余额应结转到管理费用,结转后无余额。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探讨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时,转入无形资产,该科目的期末余额为尚未完成的探讨开发项目的资本化支出。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重难点:资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