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属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属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陈岩松
学号:5501215012
学院:咼等研究院
班级:15级本硕实验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稳态法测定金属良导热体的导热系数。
2•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3•理解温差热电偶金属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陈岩松
学号:5501215012
学院:咼等研究院
班级:15级本硕实验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稳态法测定金属良导热体的导热系数。
2•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3•理解温差热电偶特性。
实验原理:
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 h、温度分别为「、
T2的平行平面〔设「>T2〕,假设平面面积均为S,在 t时间内通过面积S的热量 Q免租下述表达式:
〔1〕
S(T T2)
h
式中,Q为热流量; 即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 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 1
t
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 W (m K)。
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 P,在P的上面放上待测样品B,再把带发热器的圆铜盘 A放在B上,发热 器通电后,热量从A盘传到B盘,再传到P盘,由于A,P都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 B盘上、下外
表的温度T1、T2, Ti、T2分别插入金属圆筒边缘小孔的热电偶 E来测量。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
冰水混合物中,通过“传感器切换”开关G切换A、P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 由式〔1〕
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 B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
Q (Ti T2)r ⑵
t hB
式中,Rb为样品的半径,hb为样品的厚度。当热传导到达稳定状态时, Ti和T2的值不变,通过B盘上
外表的热流量与由铜盘P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通过铜盘 P在稳定温度T2的散热速率来 求出热流量 Q。实验中,在读得稳定时Ti和T2后,即可将B盘移去,而使A盘的底面与铜盘P直接接
t
触。当铜盘P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定时的T2值假设干摄氏度后,在将 A移开,让P自然冷却。观察其温
度T随时间t变化情况,然后由此求出铜盘在
T2的冷却速率丄
t
T T3
,而 mc-^
t
T T3
就是铜盘P在温度为
Ta时的散热速率。但要注意,这样求出的 T是铜盘P在完全外表暴露于空气中的冷却速率,其散热外
t
表积为2 RB 2 Rphp。然而,在观察测量样品的稳态传热时,P盘的上外表是被样品覆盖着的,并未向
外界散热,所以当样品盘B到达稳定状态时,散热面积仅为: Rp 2 RPhP。考虑到物体的冷却速率与
它的外表积成正比,在稳态是铜盘散热速率的表达式应作如下修正:
Q T ( Rp 2 Rphp)
mc 丁
t t (2 Rp 2 Rphp)
将式〔3〕代入〔2〕,得
T (Rp 2hp)hB 1
t (2Rp 2hp)(Ti T2) RB
三、实验仪器:
TC-3导热系数测定仪、杜瓦瓶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先将两块橡胶盘套在金属圆通的两端,然后置于加热盘 A和散热盘p之间,调节散热盘p下方的 三颗螺丝,使金属圆筒与加热盘 A及散热盘p紧密接触。
在杜瓦瓶中放入自来水,将热电偶的冷端插入杜瓦瓶中,热端分别插入

金属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wo11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