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师一起做 课例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开始:共同协商,确定课例研究的主题
1
过程:共同议课,不断行为跟进
2
结果:把做好的东西写出来
3
Company Logo
如何确立课例研究的主题
公开
集中
筛选
图1:确立课例研究主题的“程序”
☆公开: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内心的需要公开出来,换言之,就是将教师内隐的想法、观点等等显性出来。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集中:将教师内心的需求集中,放在一个矩阵之中进行梳理,放在不同的象限中
☆筛选:为每一个矩阵中的每个项试着打分之后,在平衡的基础上,确定研修的主题
清理、优化学校本土的教研经验
筛选、提炼能普适性应用的成果
☆科学探究变量的有效处理和寻找
☆科学课堂上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模型”
☆初中科学教学如何利用学生的前概念
☆作业单在科学概念建构中的作用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研究
☆数学交流中设问的研究
☆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课例研究
☆数学课上如何通过类比促进理解
☆如何为学生建构概念性理解
Company Logo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一步
选合适的教学内容
☆值得化时间的
☆拥有现成的可获得的资源
寻找学习资源
☆课程标准为依据
☆相关的教育理论
☆有效的实践经验
重新检视
☆调整研究主题
☆调整教学内容
如何选择适合研究的载体
Company Logo
◎学科内容的知识
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性质的知识
◎教学目的的知识
在不同年级水平上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PCK
◎学生理解的知识(学生对特定内容容易理解或误解的知识)
◎内容组织的知识(特定内容的来龙去脉)
◎教学策略的知识(特定内容的教学策略和表征的知识)
◎效果反馈的知识(学生学习特定内容的效果测评及调整学习方式的知识)
厘清内心的“关心”
组建研究小组,协商实践方案
1
★确定组长
(总体负责)
★监理
(落实场地、班级、教材、资料复印等)
★执教教师(一位或若干)
2
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研制进程表
3
根据研究主题、内容,分配组员工作
★前测后测
★重点观察点分工
姓名
分工
要求
姚老师
总负责,策划及过程协调
各阶段总结
宋老师
教学设计
其中一人上课
张老师
教学设计
周老师
课堂前测、后测
编制问卷及实施
范老师
课后访谈
制订访谈问题、录音整理
邰老师
课堂观测(提问分析)
整理观察数据
韩老师
课堂观测(整体环节、关键环节)
整理观察结果
信息中心
课件制作、摄像及视频剪辑
配合完成视频课例
资料:明确课例研究中的人员具体分工
日期
研修内容
关键词
11月25日
上午
08:30-10:00 集中研修:熟悉教学设计,分工做观察准备
10:00-10:10 课前测试:了解学生学习现状
10:10-10:40 课堂观察:尝试运用观察方法记录课堂信息
10:40-11:30 课后访谈/后测: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次授课(原经验阶段)及研修
下午
13:30-14:30 小组合作:整理现场观察数据、做发言准备
14:30-16:30 集中研修:讨论如何改进教学
晚上
小组讨论:帮助执教教师并完成新的教案(22点前提交)
分散研修:按要求整理课堂实录/前测/后测/访谈(22点前提交)
资料:余杭区小学科学领雁班课例研究实践方案
(-28)
我们在做怎样的课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