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5 期总第 187 期商业经济与管理 No 5 Vol 187
2007 年 5 月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May. 2007
企业自主创新全面协同探讨
贺爱忠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要: 本文立足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结合文献研究,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对象、时
空、环境、效应各自内部及相互之间全面协同的命题,并探讨了企业自主创新全面协同的理论内涵、
关联、特征、实现途径。突破了以往只是各子系统各自内部协同的格局,使创新协同的范围大大扩
展。
关键词: 全面协同;自主创新;五星钻石模型;外控变量;序参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2154(2007) 05 - 0017 - 0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是新时期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我国工业增加值居世
界第四位,但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于 50 % ,产品售价的 20 - 40 %要付给国外
专利持有者“中国制造, ,美欧赚钱”。从外国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核心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仍然
被外国公司控制。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是我国制造业的软肋。因而,
政府将自主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界开始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学术界也积极开展
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本文拟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全面协同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相关研究回顾
1912 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包含五种情况: (1)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 开辟一个新办的市场; (4) 掠
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1 ] 。这里创新是一个组合
概念,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强调企业家在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其后,西方理论界
将“创新理论”进行分解研究,拓展为技术创新(主要研究对象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制度创新(主要研究
对象为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 两大分支。技术创新理论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 ]56 - 57 :早期注意力大
多集中在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第二代技术创新理论强调创新中企业与企业的合作,还提出了用户(企业或
个人) 参与创新[3 ]的观点;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纳尔逊(R Nelson) 和温特( G Winter) 创立了创新进化论,
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4 ]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以来,以加拿大学者 Feeny 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
为,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技术创新,必须采用包含企业环境要素在内的体系与框架。技术创新过程一直是创
新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际上演化出了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技术推动模型,需求
收稿日期:2006 - 12 - 28
作者简介:贺爱忠(1965 - ) ,男,湖南娄底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商业经济与管理 2
企业自主创新全面协同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