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用香料苯甲酸乙酯合成新工艺研究doc-食用香料苯甲酸乙[4页].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
由表1可见,PVC与吡啶反应后,随反应时间的增长,产物的重量下降,含氯量也下降,可能是发生脱卤化氢反应所致。
所合成的树脂测得的红外光谱见图 1。
由红外光谱可以看出,反应后树脂的吸收峰发生了明显改变,在 3426.01 cm-1出现OH强吸收峰,1633.91cm-1出现C=C 和C=N吸收峰,3028.50cm-1出现=CH吸收峰,说明吡啶已结合于聚氯乙烯上并出现孤立和共轭多烯C=C和 C=N伸缩振动谱带;PVC上610cm-1,和690cm-1,附近的 C- Cl 伸 缩 振 动 谱 带 大 大减弱 ,1427cm-1的一CHCl-CH2-CHCl一 的弯曲振动谱带和1255cm-1的一CHCl-CHC一的弯曲振动谱带也大大减弱, 也说明 PVC发生脱HCl反应,以上事实充分说明PVC和吡啶发生了反应形成较长共轭多烯链的吡啶碱结构,结构如下:
这种结构属于高分子固载的季按碱,类似于碱性离子交换树脂, 是聚合物固载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一种,对于某些反应具有一定的相转移催化活性。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日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20:05:43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日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20:05:43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日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20:05:43
将图1中PVC和PVC吡啶树脂红外光谱吸收峰对比列于表2中。
4.2 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
4.2.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0.5 mol苯甲酸、0.8mol乙醇在聚氮乙烯一吡啶树脂
催化作用下回流反应3h,考察不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见表 3。
由表3可见,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存在较大的影响, 用量为 2.5 g 时酯化率最高, 催化剂用量过高或过低酯化率都将下降。
4.2.2 原料配比的影响
用 0.5mol的苯甲酸,2.5 g的催化剂,反应3h,考察不同醇酸比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由于酯化反应是平衡反应, 适当提高醇酸比有利于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因而酯化率增高;乙醇用量过多则致使催化剂和苯甲酸浓度降低, 酯化率反而下降。除此之外, 本实验还采用不断分去反应生成水的方法促使平衡右移, 由实验可知,较佳的醇酸比是 1.5 ̄2.0。
4.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0.5 mol苯甲酸与 0.8 mol 乙醇, 在 2.5 g 催化剂作用下回流反应, 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结果见表 5。
……………………………………………………………最新资料推荐……………………

食用香料苯甲酸乙酯合成新工艺研究doc-食用香料苯甲酸乙[4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14
  • 文件大小216 KB
  • 时间2022-04-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