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初级中学公开课教案
(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度第一期)
教者
刘繁育
科目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歌曲《海娃变油娃》欣赏《客家之歌》
教法
视唱法\欣赏法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目的:学会唱歌曲《海1
实验初级中学公开课教案
(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度第一期)
教者
刘繁育
科目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歌曲《海娃变油娃》欣赏《客家之歌》
教法
视唱法\欣赏法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目的:学会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过程和方法目的:通过欣赏、演唱客家山歌,让学生喜欢客家山歌。
3、情感和价值观目的:对客家山歌和相关文化产生兴趣。
重、难点
三拍子的掌握
课时
1
教具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2
问好:2/4 1 2 3 4 | 5—| 1 5、| 1 5、| 5 4 3 2 | 1— ||
同 学 们 好!你 好!你 好!刘 老 师 你 好!
演唱音阶 2/41—| 2 — |3—| 4—| 5 —| 6-| 7—|1—||
练声曲:2/4 1 2 3 | 3 4 5 | 5 6 5 4 | 3 2 1 ||
li la li la li la lilali
复习歌曲《月光光》
导入新课:学习客家山歌《海娃变油娃》
客家人的来源:客家人原为中原汉族,为逃避战乱,辗转迁徙到赣南,粤北,闽西的山区地带。其大规模迁徙经过了五次,到了明末清初,不少客家人赴海外经营垦殖业,开拓埠头,当时南洋各地,遍布客家侨民。随着历史的演变,客家的先民在自北往南的”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的过程中,一方面竭力保持发扬中原原有的文化,另一方面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创造新经历,培育自己的新文化,而形成一支不同于汉族,又有别于当地汉族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新的人文共体-—客家.
提问歌曲是什么调?(G调)几拍子?(2/4)三拍子的特点?(强弱弱)
欣赏歌曲《海娃变油娃》分析歌曲(三个乐句:A+A+B)
用客家话朗读歌词(请同学来带读)
老师唱谱1—2遍
跟老师带唱词1—2遍(唱不准让学生多模唱几次
海娃变油娃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