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鉴赏一读懂.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鉴赏一读懂
第1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赠高三(六)
年光抛人太寻常,
绿叶才匀菊花黄。
枯荷听雨秋风劲,
寒霜敲户晓日忙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10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11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第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第12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风,是古人常用来表示怀念、思恋的比兴之物,“时因北风,复惠德音”表现了对故友的怀念,“故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又为对故园的思恋。又,风又常用以象征美好、高尚。孟子云:“君子之德,风也。”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此诗亦然。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
第13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是流水对,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绿琴上积满尘埃,是由于寂寞无心绪之故,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诗中傍晚微风是实景,“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疑似恍惚;一主一辅,交织写来,绘声传神,引人入胜。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全诗构思巧妙,比喻维肖,描写细致。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而在以巧取胜,以才华令人赏叹。全诗共用了九个动词,或直接写风的动,或因风而动,如:惊、思、开、动、疑、滴、沾、入、拂。但又都是以“寄(思)”为暗线的,如影之随形,紧紧相连。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也是此诗有极大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14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15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16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17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 ”、“ 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 ”,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第18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19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20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21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近体诗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
句抒情(主)
有的诗讲究
起承转合
特色专题4
第22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23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24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25页,共4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特色专题4
第26页,共42页,编辑于

古诗鉴赏一读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12 MB
  • 时间2022-04-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