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猪年说握猪.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猪年说握猪
童孟侯 葬玉,贵族的特权

玉,和青铜器一样,在久远的古代,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能用所能玩的,它是一种特权标志,尤其是白玉―这里指的是仔料、山料和山流水三种―对老百姓来说几乎是禁用的。帝王将相不但活着的时。
人们一定会产生疑问:死者手里何以不握羊不握牛不握马形的玉器,偏要握玉猪呢?说起来,这还是很有来历的。
我们的先人填饱肚子是从耜耕开始的,渐渐的,农业发达起来,人们开始过上安稳的定居生活。同时,先人在漫长的狩猎过程中,开始对捕获的野猪进行驯化,圈养。野猪慢慢地变成了只吃饲料不吃野食也不在野外狂奔的家猪。谷物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但是,万一碰到天灾,一年下来颗粒无收,或者狩猎失败,什么野兽都没能打到,这时候,家猪就成了维持生命的救命食粮。所以,人们依赖家猪,进而崇拜家猪。家里猪多就是富足的象征,就是不怕饿肚子的保障。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家庭的家字怎么写?上边一个宝盖头,下边一个豕。豕字怎么解释?就是猪。也就是说,从古到今,家里最好有猪,屋顶屋檐之下没有猪就不成体统,这个家就不像个家。猪越多越好,这才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猪,代表着财富。

图2 东晋握猪
既然如此,死者手里如果握着猪而去,便很吉利,到了地府都不会是穷鬼。
千万不要小看猪,也不要小看握猪。古人甚至把猪称为“水畜”,作为雷雨之神来崇拜。兴隆洼文化的居室墓葬中,居然发现了有人与两口猪同穴并列而葬的,猪的地位可想而知。
葬玉是汉代玉器中极富特色的一类,其完善、齐备程度可以说空前绝后。九窍玉器中,握猪是形制比较大分量比较重的一种,大多数的握猪有11厘米左右的长度。考古学家发掘了一万多个汉墓,发现墓中有不少用白玉甚至用白玉中的精品―羊脂白玉雕琢的握猪。
握猪在汉代非常流行,东汉以后,中国古代玉器跌入低谷,长期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礼玉和葬玉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而装饰艺术品渐渐成了主流。这表明古代玉器由浓厚的政治化、等级化转向世俗化。握猪到了六朝就衰退了,唐宋和清代虽然还有玉匠雕琢握猪,虽然还有达观贵人用作丧葬,但已经不成气候了。因此,流传至今的握猪数量并不多,它们大部分是汉代的。
汉代早期的握猪非常抽象,一端斜削似头部,一端宽厚似臀部,仅此而已。到了汉代的中晚期,握猪就比较写实了,卧伏状,条柱状,四肢俱全。东汉的握猪 更为具象,鼻前吻部突出,尾巴短而卷曲,很是生动。
六朝以后,高档白玉做的握猪已经很少,以石代玉,用滑石雕琢的握猪取代了用玉雕琢的握猪。滑石猪的五官和鬃毛都交代得很清楚,四肢细长,自然野性十足。虽然它们的形体比汉代的小,但是在纹饰上有汉代遗风。
数量很少的唐代的握猪,尾巴长,屁股圆,五官很写实。
到了清代,握猪基本以圆雕的形式出现,刻画详尽,栩栩如生,但由于过分的雕琢,反而不可爱。
总而言之,握猪的制作,年代越晚越稀少,年代越晚越写实,明清的握猪,远远不及“汉八刀”来得简洁流畅,汉代的握猪寥寥数刀,便成造型。这是因为几千年前的握猪主要为了“巫术作用”,不是为了装饰,所以造型简单,握猪身上有几条凹线和刻纹便可,不需要制作得玲珑剔透。

从握猪到龙图腾

握猪的长短和大小握在手里刚刚好,非常舒服。可是,所谓握

猪年说握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