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白光读后感
鲁迅白光读后感(一)
鲁迅先生【呐喊】 小说集里有一篇非常独特的文章,读后使人感觉到 神秘
隐晦,诡异莫测,这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这是陈 士成在院子里寻
求清净时出现的现象。这种“铁的月亮的影”也会是 白的光,后来还有“今
天铁的光罩住了陈士成” 。由此可见,白光的 产生是与月光有关的, 白光
最初的形象就是月亮或月光。 月光本来也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陈士成在
失落以致绝望的心理状态下看过去, 却感到月光是铁一般的光。 “铁的
光”给了陈士成一种冷清以至寒冷 的感觉,但同时“铁的光”也充满金属的
质感,同样有着对象征财富 的贵金属银的预示。 白光是吉光, 还是凶光?
或者说我们还不能从吉 凶两个方面来简单论定白光的性质。 白光的复杂性
在它正式产生之前 已经有所揭示了。
陈士成在前程无望的情况下,想起了祖上传下来的藏有银子的谜语。
这是祖母在他“十岁有零”纳凉的时候告诉他的。也是在此时,白光 第一次
出现了,白光的形象“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 。从丰子恺 老先生为此篇小说所作的一幅插图中, 我得到了对白光形象的一种理 解:白光的形象极像是祖母在纳凉时手中所拿的团扇。 白光从月光中 而来,化为了祖母手
中曾有的团扇形象;在摇摇摆摆中,白光仿佛在 重复着祖母的话“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 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 。此时的白光是祖母的 团扇,是祖宗的恩泽,是指引陈士成走向发达的祥瑞之光。但第一次 出现的白光很快便消失了, 吉光的短暂也似乎昭示了某种易灭而难以 达成的愿望。
当白光第二次亮起来时, “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 霏
微,而且便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 。这次白光引得陈士成像狮子 似的。
在他的眼中,这白光已经变成了埋在地下的银子发出来的光。 此时,白光不
再是祖母手中的白团扇了,不再是祥瑞之光,它引得陈 士成渐近疯狂,引得
他挖出了一个恐怖的下巴骨, “在他手里索索的 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
显出笑影” ,并且说出那句话令陈绝望的话: “这回又完了!”这句话可
以理解是白光寄居在下巴骨之中,对陈士 成发出的刻骨的嘲讽、 恐怖的诅
咒。 陈士成对于白银的渴望反而变成 了一种对他自己更有杀伤力的嘲讽。
白光第三次出现时是在西高峰上。 “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 ,“周
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 。第三次的白光虽浩大,却是引向陈士 成走
向死亡的魔鬼的巨口,引得陈士成“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 在黎明中走
进了万流湖里。 又有一个问题产生: 陈士成本来是要到山 上去的,为什么
会走进湖里死于其中?我想有了前面对白光的分析, 这种结果也不难解释。
白光一直在引导着陈。 月亮在湖里的倒影也被 陈士成看成了白光的所在。
他的“十个指甲里都满嵌着河底泥” ,恰 恰说明了他在河底也曾对着白光
的所在疯狂地挖了一阵, 而终于溺水 而亡。到底是为财而死,还是为了追
求前程而亡,是该贬斥,还是该 同情,实在不好说得清。
“这里没有 到山里去 ”,这句话的含义我一直没有找到一种
合理的解释。到山里去意味着什么?不会是让陈士成这样一个没落的 知识分子走揭竿而起、 占山为王的暴力起义道路吧, 这样分析过于牵 强了。
以上对“白光” 意象的理解可能有些琐碎。如果将三次出现的白光作 为一
鲁迅白光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