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指南
第1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力衰竭定义
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
症状:
呼吸困难
乏力
体征:
肺部湿啰音
颈静脉压力升高
水肿
引起心衰的原发病:
2022年,星期四
如何诊治?
第22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衰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完整的病史和查体是评估结构异常或心衰病因的首要步骤
物理检查
实验室检查
病史
第23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功能分级及客观评价
NYHA分级
功能状态
客观评价
I
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A期: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的症状
II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B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
III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无症状,轻微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
C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症状
IV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亦有症状,活动时加重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第25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估
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判断
6分钟步行试验
重度心衰:<150 m
中重度心衰:150-450 m
轻度心衰:>450 m
第26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衰患者需要完善的检查
常规检查—必做
特殊检查—选择
第27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脑钠肽前体(NT-proBNP)
BNP是一种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半衰期20min,体外稳定时间仅1h,且其水平易受所选择的药物影响,如患者接受重组人脑BNP(rh-BNP)进行治疗时,可导致血液中BNP水平升高。而作为无活性的NT-proBNP,半衰期为60-120min,体外稳定时间长达24h,具有更高灵敏度,且不受rh-BNP影响。
NT-proBNP<300pg/ml,排除心衰
阴性预测值为99%
NT-proBNP>1200pg/ml,诊断心衰
敏感性85%
特异性88%
心衰治疗后,NT-proBNP<200pg/ml,预后好
心衰的程度判断
第28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衰的程度判断
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年龄与急性心衰的参考值:
小于50岁>450ng/L,
50-75岁>900 ng/L,
大于75岁>1800ng/L。
排除心衰:小于300 ng/L,不依赖年龄。
NT-pro-BNP 与BNP的检测主要用于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第29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BNP和NT-pro BNP的新运用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评价严重程度和预后
动态监测可作为评估心衰疗效评估的辅助手段
BNP/NT-proBNP水平降幅≥30%—治疗有效的标准
*
急性心衰的排除标准:
BNP100 pg/ml
NT-proBNP300pg/ml
慢性心衰的排除标准:
BNP35 pg/ml
NT-proBNP125pg/ml
第30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一.针对病因的治疗以及去除诱发因素
二.监测体重
三.调整生活方式
四.心理和精神治疗
五. 氧气治疗
第31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衰的治疗—药物治疗
改善血流动力学 纠正神经内分泌异常
强 心药
利尿剂
扩血管药
转换酶抑制剂
受体阻滞剂
醛固酮抑制剂
第32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心衰治疗决策的改变
过去认为:慢性心衰是一不可逆、终未期过程
目前观点:慢性心衰是心脏结构和功能上缺陷,
需用生物学来改善。
治疗概念转变:
治疗方案:从改善短期的血液动力学(症状)转为长期修复。
强心利尿扩血管 → ACEI+利尿剂+β阻滞剂 ±地高辛
(经典心衰常规) 转变为 (新的治疗常规)
第33页,共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一、改善预后的三种药物—“金三角” (Ⅰ类)
1、ACEI/ARB(I类,A级)
2、β-受体阻滞剂(I类,A/B级)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I类,A/B级)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用有协同作用—“黄金搭档”
二、改善症状的药物
1、利尿剂(I类,C级)
2、地高辛(Ⅱa/b类,B级)
慢性心衰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