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弘:每天带给孩子一个好消息
许多家长问我,孩子和自己在一起整天闷闷不乐,有没有“快乐指南”?我: .
周弘:每天带给孩子一个好消息
许多家长问我,孩子和自己在一起整天闷闷不乐,有没有“快乐指南”?我说,有,很简单,每天带给孩子一个好消息。不管这个消息的信息量大小,生命的状态就会不一样。
我在教女儿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见了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种瓜得瓜,若干年后,长大了的女儿对我说二“爸爸,你使我干每件事情都从好的、积极的办面着想,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有人不屑,生活中能找到那么多“好消息”吗?
能!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是缺少好消息,而是缺少发现好消息的心灵。
有许多优秀的家长,尽管家境贫寒,生活充满了挫折,但他们始终笑对生活。衣服不新不要紧,只要干净整洁;饭菜不可口没关系,心情好胃口就好。他们无声地向孩子传递着“我们是幸福的”这一信念,用自己的坚强乐观为孩子挡住了消极悲观。好消息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别人,看待世界,自然就会对父母抱一种积极的感恩的心态。
有的家长却恰恰相反,动不动就抱怨,怨天尤人,孩子从小脑子里就装满了坏消息。在孩子的眼睛里这个世界一片黑暗,他的心灵之窗也就关闭了,生命也就暗淡了。
有这样两个场景。
“你看你,要什么有什么,就差没上天给你摘月亮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看着一脸不如意的孩子;家长气愤地说。
“儿子啊儿子,你快要成我的老子了,我一天忙到晚,还不是为了你,我图个什么呀!”面对“不争气”的儿子,家长伤心地说。
孩子从家长的语气里,感觉到父母的抱怨、痛苦。孩子会觉得,父母因为有了自己失去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幸福。孩子也许会因此陷入自责,一个自责的人是不会快乐的。
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孩子的心情是否舒展,当孩子的心情舒展时,他就能快乐而轻松地飞,否则他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现在好多家长,下班回家见了孩子第一面就说:作业做完了没有?还不快去做!这么大了一天到晚光知道玩。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了一天是不是很累,心情是否轻松。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含感情色彩的询句,恰恰在消解孩子的幸福感,让孩子觉得爸妈并不关心自己。相反许多老师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哪一天表扬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一整天学习情绪都会很高涨,认真写作业,积极回答问题。原因就在于那一天孩子的心情是快乐的,舒展的。
赏识是互动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赏识并不能完全达到心灵的沟通。孩子也要投桃报李,在生活中赏识父母:多带给父母好消息。
广州一位焦虑不安的父亲带他16岁的女儿来到研究室,请求帮助。他女儿今年上高一,人长得很漂亮,在小学和初中成绩优秀,一直是老师的宠儿,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但上了高中后,女儿的成绩不再是全班第一,只排在中游。父亲有些沉不住气,训斥过她几次,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原本内向的性格越发沉闷了。高一下学期临近期末考试,她忽然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了。之后就真的不再去学
父
周弘:每天带给孩子一个好消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