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洋捕捞业.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海洋捕捞业
第1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一、我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海洋捕捞业是利用各种渔具、渔船及设备捕捞海洋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的生产行业。
海洋捕捞业是传统海洋产业,是海洋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捕捞业
第1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一、我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海洋捕捞业是利用各种渔具、渔船及设备捕捞海洋鱼类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的生产行业。
海洋捕捞业是传统海洋产业,是海洋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我国海洋捕捞业经历的四个时期
稳定发展时期
生产徘徊时期
捕捞过渡时期
捕捞调整时期
第3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二、我国沿岸和近海海洋捕捞业
海洋捕捞业,从渔场利用方面划分,一般分为沿岸捕捞业、近海捕捞业、外海捕捞业和远海捕捞业
沿岸水域---水深40米以内
近海水域---水深40-100米
外海水域---水深100米-大陆架边缘
深海水域---大陆架以外
第4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我国渔业资源的分布特点
多样性和分散性
封闭性和独立性
暖水性品种多
第5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我国海洋捕捞业生产的特点
海区角度:我国捕捞产品产量主要来自于东海,其次是南海和黄海,来自渤海和其他海区的捕捞量较小。
渔获品种角度: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中,鱼类所占比重最大,为渔获物总量的67%,其余依次是虾蟹类、贝类和藻类。
第6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我国沿岸和近海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海底渔资源利用过度,捕捞强度超过资源再生能力。
捕捞结构严重失调,捕捞生产秩序混乱
渔船数量增加,船舶趋于小型化:违规渔船的存在是我国海洋捕捞强度失控的主要原因。
近海水质污染严重,加剧了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
新的海洋制度给渔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产生重大影响。
第7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调整我国沿岸和近海海洋捕捞业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有效确定适宜捕捞量
科学规定捕捞对象
严格控制捕捞强度
加快渔业生产结构调整:近海捕捞量减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减船转产,发展增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减轻沿岸水域资源的压力。
加速现代化渔港建设。
第8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三、远洋捕捞业
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业,是加快发展我国海洋捕捞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海洋渔业的构成中,远洋渔业几近空白。
1985年,以第一支船队赴西非外海捕鱼为起点,揭开了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序幕,标志着我国远洋渔业的起步。
到2000年底,我国已拥有1719艘远洋渔船,,,。
第9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我国远洋捕捞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渔业地位。
发展远洋渔业,中国直接参与世界渔业资源的开发,培育了我国利用世界性海洋渔业资源的能力,拓宽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中国渔业由传统的“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扩大了中国水产品的国际贸易,远洋渔业已经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一支生力军,推进了中国渔业的产业优化和技术进步。
第10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远洋渔业中遇到的问题及措施
入渔条件日益苛刻,入渔成本呈上升趋势,以及公海捕鱼制度的越来越严格。
海洋制度、发展战略及国际水产品市场的研究,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11页,共1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四

海洋捕捞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卓小妹
  • 文件大小589 KB
  • 时间2022-04-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