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审计-详解
目录
1 什么是采购合同审计
2 采购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1]
3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建议[2]
4采购合同是否明确了交货方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⑦验收标准、方法、地点及期限。审查验收标准是否明确,是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技术标准;是在卖方现场验收还是到货后在买方验收;是否约定了验收期限的违约责任及解决办法。审查合同的违约处罚是否明确具体,如违约金的比例、赔偿范围、赔偿方式等;解决争议的方式是否确定,如协商、仲裁,还是诉讼,首选法院是哪家。
四、合同执行情况及变更情况的审计
审查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是否存在不执行或执行不完全的合同,分析原因,以利于企业尽快采取措施,将合同损失降到最低,也为企业将来签订采购合同提供经验教训;审查合同的变更情况,变更理由是否真实、合理,变更合同是否采用了书面形式,是否履行了变更批准、审签手续等。
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建议[2]
(一)审“该不该买”,即对采购计划进行源头控制。
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合理,审批程序是否健全。采购计划不合理,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企业预期收益。首先各生产分厂应申报需求计划,经本厂领导审批;业务主管部门在分厂需求计划基础上,与库存定额挂钩,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需求计划,对多报的计划予以核减,编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本部门领导审批和审计部备案。
(二)审“怎么买”,即对采购时间的审查。
企业要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主管业务部门应对采购计划进行分类、合并,以大批量采购质量好、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物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采购单价比市场价格有显著优势,能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审“买谁的”,即对供应商的审查。
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应制定严格的标准,将遵纪守法、商业信誉好、经营状况好、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作为选择供应商的条件,保证在支付合理价格的同时,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
1、对新入围的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审计部参加联合考察组,考察企业厂容厂貌、生产工艺、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以及近年来主要经营业绩、企业总资产、实收资本、净利润、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方面。联合考察组在考察的基础上,写出考察报告,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办理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手续,增加到供应商数据库中。对合格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审核,按照经营状况、资质信誉、售后服务进行三级认定,优胜劣汰,对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稳定供应主渠道,为实现物资采购质优价廉目标奠定基础。
2、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
对招标过程的审查主要是为了防止开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审计部门主要是对招标文件和评议标准进行审查,看是否有漏项、表达不清和不合理的事项;是否存在责任不清的事项和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事项;招标程序是否规范,开标前是否已召开招标预备会,投标书是否密封并在骑缝处加盖投标单位印章,投标函是否加盖印章。企业法人委托代理人是否有合法、有效的委托书,投标函关键内容是否清晰并按招标书要求投标,是否存在招标者内定中标单位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
采购合同审计-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