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作者:陕西理工学院 刘军波 各位游客挚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漂亮古朴实兵北伐从而统一天下的战略思想,这就是闻名的隆中对。最终他欣然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并承诺出山相助,他赤胆忠心的辅佐刘备和他的儿子刘禅,呕心沥血建功立业,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自己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侯墓的前面是书案梁,后面是笔峰山,左边是土地岭,右边是武冈山,四面环山,可谓真正的风水宝地。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山门,一进山门,两幅壁画便映入眼帘,左边的这幅就是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当年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右边的这幅是将星陨落,讲的是诸葛亮不遗余力27年后死在北伐前线临终前给姜维和杨仪托付遗嘱的场景。两幅画有始有终,从诸葛亮出山时的二十七岁到去世时的五十四岁,中间恰好是他半生波澜的二十七年。 站在院中,古柏参天,绿树成荫。柏树是常青树种,木质坚硬,有寿与天齐之说。古柏栽在院中既可以装饰绿色有可以记载历史。据史书记载,武侯墓原有古柏54株,象征着他在世的五十四个春秋,由于天灾现在只剩下了22棵。高30多米,直径都在一米以上,冠幅可达19米左右。1978年经北京林学院专家的测定,这些古柏都有1700年的历史了。()这些古柏为什么这么茂密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旧时来武侯墓拜谒诸葛亮的人常自带清油二斤,伴以草木灰或者沙土,刨开树根将其埋入以资养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也特别重视对这些古柏的爱护,包括在我们国家特别困难的时期,政府每年都会定量给这些古柏拨360公斤供油。22株古柏现已全部编号入档,其中4号古柏最为特别。树身上缠围着一种蔓生植物凌霄。每年夏天开花,立秋结束,花期长达百日之久。花开季节,远远望去犹如千年古柏开红花,红绿相映,娇艳至极。 大殿门上的这块“三代遗才”匾是清朝光绪年间民间团体赠送的,因为这个“才”字的落笔反向内让很多游人产生误会,其实笔者这样写只是为了让这块匾的结构紧凑、重心突出罢了,当然比着这样写有可能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别出心裁的奇才吧! 大殿中间的神台上端坐的就是中华智多星诸葛亮先生。羽扇纶巾活灵活现。他左手扶膝右手持卷,似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印剑二童侍立左右,其下关兴张苞身披铠甲手握令箭、神鞭,体态威历,使人肃然起敬。 武侯坐像后面有屏风式壁画四张,从走往右依次是刘备取得定军山之战的成功后准备返回四川,留大将魏延镇守汉中;其次幅是定军山之战中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的精彩瞬间;第三幅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兴师动众的场面,最终一幅就是刘备去东吴娶亲时的的情景。 大殿两侧是木刻的诸葛亮的作品《隆中对》和刘备的《诫子书》,其中一侧的厨师表示有南宋闻名抗金将领岳飞亲笔书写的,情真意切,一笔喝成,堪称两绝。 出大殿来到墓冢前,有四角揽尖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坟亭。亭上高悬双桂流芳匾额一块。墙壁上有壁画一幅,描绘的是襄阳名士黄承彦踏雪寻梅图。刘备其次次去隆中的时候,刘备不在家,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让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转交给诸葛亮,当他出门的时候突然发觉有一个人骑着一头毛驴正往这里走,刘备以为是诸葛亮,于是忙上前鞠躬说道“闻之诸葛先生冒雪而归,刘备在此等候多时”。
汉中武侯墓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