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的几点思考
认真总结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并吸收以往的丰富经验,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对于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设,进而搞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长效机制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战争年代,危险的客观形势和夺取政权的紧迫任务逼迫得我们不得不采取一切形式,最大限度地联系和服务群众,用自己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和平时期,由于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党,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紧迫性不像战争年代那么强烈了,一些党的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性逐渐凸显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第二,我们党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除了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外,需要6900万党员真心实意地去实践。如果说前者是“大惠”,那么后者就是“小惠”,而“大惠”是由无数“小惠”构成或累积成的,是通过无数“小惠”来实现的。没有千百万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二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主体是党员,对象是群众,联结点是联系和服务。
党员既是一个个体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从个体概念来说,包括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党员和普通党员。从集合概念来说,可以从不同标准区分为青年党员、中年党员、老年党员,高知识群体党员、文盲党员,农民党员、工人党员、知识分子党员,经济发达地区党员、经济欠发达地区党员,以及妇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等。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全体党员的共同职责和任务,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党员和普通党员都要亲历亲为,身体力行,但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党员,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个党员都工作和生活在一定的基层党组织之中,党员除了以个体身份联系和服务群众外,在许多时候是通过参与基层党组织开展的活动来实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
群众既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特定概念。从相对概念来说,干部党员联系普通党员可以看作是联系群众,领导干部党员联系干部党员也可以看作是联系群众。但从特定概念来说,只有党员联系的党外群众才是群众。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中所说的群众,应当是指特定概念,即党外群众。如果认为领导干部党员联系和服务干部党员就是联系和服务群众了,干部党员联系和服务普通党员就是联系和服务群众了,那只能是党内的“自娱自乐”,就把联系和服务群众这样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庸俗化了,弄不好还会形成和群众争利的严重问题。如果仅仅把联系和服务党外群众的任务交给普通党员,仍然不能避免将联系和服务群众这样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庸俗化的结果,而且会加剧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负有更重要的责任。
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是体现和实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两种不同方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着各自特定的内容。联系群众,主要体现在深入群众之中,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和诉求,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和群众的思想感情,当好联结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主要体现在为群众做
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的几点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